系舟
古岸人家少,苍茫此系舟。
闺中今夜月,江上晚风秋。
一水萦寒梦,双鸿乱远愁。
湘源知不恶,吾意肯淹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岸边人烟稀少,迷茫中我停泊了小舟。
今晚闺房里的明月格外明亮,江边晚风轻拂带来了秋天的气息。
流水带着我的寒冷梦境,两只大雁纷乱了远方的忧虑。
湘江源头风景如画,我知道这里并不坏,但我的心愿意在这里停留。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古岸人家少:古岸,指古老的江岸;人家,住户。这里形容古老江边人烟稀少。
2. 苍茫:广大而模糊不清的样子。
3. 系舟:停泊船只。
4. 闺中:这里指妻子所在的家中。
5. 一水:一条河流。
6. 萦:围绕、缠绕。
7. 寒梦:寒冷的环境中所做的梦。这里可能指诗人想起家乡的思念之情。
8. 双鸿:两只大雁。
9. 乱:搅乱、扰乱。
10. 远愁:离别的忧愁。
11. 湘源:湘江之源,这里指的是诗人的家乡。
12. 知不恶:知道那里并不差。
13. 吾意肯淹留:表示不愿意长久停留在此地。
去完善
赏析
《系舟》是南宋诗人严粲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辽远的自然景象,以抒写诗人的情感和思绪。
首联“古岸人家少,苍茫此系舟”描述了江边稀疏的村落,以及远处停泊的小船。这里用到了“古岸”和“系舟”的意象,勾勒出一幅宁静的画面。
颔联“闺中今夜月,江上晚风秋”则将视线拉回夜晚的江景。诗人在此处运用了“闺中”与“江上”的对仗,表现了空间的转换。这里的“月”与“风”描绘了秋天宁静的夜晚。
颈联“一水萦寒梦,双鸿乱远愁”,江水、飞鸿等意象共同构建了一种恬静的氛围,同时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尾联“湘源知不恶,吾意肯淹留”,诗人表示对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暗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总之,整首诗通过一系列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沉的情感。这首诗歌在语言形式上遵循了格律要求,在内容和情感上则显得含蓄深沉,体现了作者的独特才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系舟》是南宋诗人严粲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206年,正值宋金对峙时期。在此之前,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国俘虏,北宋灭亡,南宋建立。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民族矛盾和战争使得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严粲身处这一历史时期,他的生活经历和人生感悟直接影响了这首诗歌的创作。他在诗中以“系舟”的形象,表达了在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安宁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描绘江面的波光粼粼,传达出人们在追求和平的过程中,仍需面对现实中的曲折与波折。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