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刘寺簿子澄赴岳州倅
新蝉鸣高柳,轻鸥弄晴川。
浮家作远游,触热岂所便。
武昌古都会,形胜两国肩。
貔貅杂民居,烽火照敌边。
朝廷重牧守,尤需治中贤。
君侯文章家,班马不敢先。
墨庄一种子,落实今几年。
瞠乎出其后,独得道学传。
诚身自孝悌,玩理潜天渊。
悠然静中春,汹汹风涛前。
四海满誉望,诸公争挽牵。
容台志不舒,别驾用未专。
去就抑何心,行可吾亦然。
余也沟渎质,误辱青黄妍。
工夫恳切切,习气犹拘挛。
居然作别离,欲别思绵绵。
归鸿几时来,江树底晚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夏日的蝉在高大的柳树间放声歌唱,轻盈的海鸥在晴朗的河流中翩翩起舞。我们乘着船开始漫长的旅程,虽然天气很热,但我们的目标更加重要。
武昌是古代的大城市,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两国的边境就在这里。城中的居民和士兵共同生活,烽火照亮了敌对国度的边境。朝廷非常重视官员的任命,他们需要具备优秀的领导才能。
你是位卓越的文章大师,无人能及。你在墨庄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现在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你的道德观念非常严谨,你能深入理解道理并身体力行。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你保持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这种态度让人对你充满了赞誉。
你的志向很高远,其他人都争相支持你。你的才华横溢,却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施展。你对未来的选择非常谨慎,无论怎样,我都会支持你的决定。
我是个粗俗的人,经常被你的高雅所吸引。我努力地去学习,但还是感到有很多不足。现在我们要分开了,我想我会非常想念你的。我希望你会尽快回来,那时江边的小镇会充满希望的曙光。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别刘寺簿子澄赴岳州倅(cuì):此诗为送别刘寺簿子澄前往岳州担任副职官员而作。
2. 新蝉鸣高柳,轻鸥弄晴川:新蝉在高高的柳树上鸣叫,轻鸥在水面嬉戏。
3. 浮家作远游,触热岂所便:离家远行,天气炎热,行程艰辛。
4. 武昌古都会,形胜两国肩:武昌是古代重要的城市,地理位置优越。
5. 貔貅(pí xiū)杂民居,烽火照敌边:士兵和平民共同生活,战争时烽火可以照亮敌方的边境。
6. 朝廷重牧守,尤需治中贤:朝廷重视地方官员的选拔,尤其需要具备治理才能的人才。
7. 君侯文章家,班马不敢先:指刘子澄才华横溢,可与古代著名文豪相媲美。
8. 墨庄一种子,落实今几年:以儒家经典为教育的核心,培养德行兼优的后代。
9. 瞠(chēng)乎出其后,独得道学传:受到世人敬仰,传播道家的学问。
10. 诚身自孝悌,玩理潜天渊:坚守诚实善良的品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1. 悠然静中春,汹汹风涛前:面对波涛汹涌的社会现实,内心依然保持平静安详。
12. 四海满誉望,诸公争挽牵:得到四海八荒的赞誉,许多人为之奔走。
13. 容台志不舒,别驾用未专:刘子澄还未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14. 去就抑何心,行可吾亦然:无论选择去还是留,都要遵循内心的意愿。
15. 余也沟渎质,误辱青黄妍:诗人自嘲自己才疏学浅,但努力学习,力求进步。
16. 工夫恳切切,习气犹拘挛:努力改正自身的缺点和不足。
17. 居然作别离,欲别思绵绵:分别在即,依依惜别之情难以割舍。
18. 归鸿几时来,江树底晚烟:希望像鸿雁那样,有朝一日能够重返故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生动地展现出朋友间离别的情景。开篇“新蝉鸣高柳,轻鸥弄晴川”形象地描述了夏日的炎热与生机,也为下文友人的离别埋下了伏笔。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朋友的赞誉和对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两句“归鸿几时来,江树底晚烟”则暗示着离别的无奈和不舍。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堪称送别诗中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别刘寺簿子澄赴岳州倅》这首诗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著名文人彭龟年。彭龟年生于1142年,卒于1206年,这首诗创作于他中年时期。在他所处的时代,正值金国入侵,南宋偏安江南一隅,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
彭龟年早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少年成名,后来成为南宋朝堂的官员。然而,由于他与权臣韩侂胄政见不合,多次上疏直谏,最终被迫辞官回乡。在他的生活中,这样的遭遇使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的危亡和社会的不公。
在诗中,彭龟年为即将离别的友人刘寺簿子澄写下祝福,希望他在新的任上能够有所作为,为国家尽忠尽职。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在朝廷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遗憾,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这首诗既体现了彭龟年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