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南楼怀古
青虬修士去遒遒,黄鹤飞仙苒苒游。
北望日边秦树远,西来雪外蜀江浮。
吴时宫殿千年梦,晋国风尘万里愁。
今古茫茫无限事,月明倚遍庾公楼。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青虬修士离去了遥远的道路,黄鹤仙人悠悠飞翔漫游。
向北望去,太阳所在之地秦地树林遥远,西边来的白雪覆盖了蜀地的江水。
吴国时的宫殿成为千年的梦境,晋国的风尘唤起了万里的乡愁。
古今茫茫无法诉说的无尽之事,在月光下倚靠庾公楼一遍又一遍。
去完善
释义
1. 青虬:古代神话传说中能飞的动物。这里指代仙人。
2. 修士:修养身心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3. 遒遒:逐渐消失的样子。
4. 黄鹤:指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5. 飞仙:飞翔的仙人,这里借指旅行的人。
6. 苒苒:慢慢地、逐渐地。
7. 日边:太阳的旁边,这里指遥远的北方。
8. 秦树:秦国时代的树木,这里指代中国北方地区的树木。
9. 雪外:指冰雪覆盖的地方,这里指西部地区。
10. 蜀江:长江上游的一段,流经四川省。
11. 吴时宫殿:三国时期东吴的宫殿,这里指南京的皇宫。
12. 晋国风尘:东晋时期的战乱景象。
13. 今古茫茫:形容历史和现实之间无穷无尽的变迁。
14. 庾公楼:即庾亮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是古人赏月的好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武昌南楼怀古》是清代诗人章采所作,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往事的感慨和追思。诗人以黄鹤楼、秦树、蜀江等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人物和事件,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浓厚的怀古氛围。同时,诗中还运用了一些象征性的修辞手法,如“青虬”、“黄鹤”等,使得诗篇更具艺术感染力。在结尾处,作者又以月明倚遍庾公楼的情景作为收尾,进一步抒发了对古今沧桑的感慨之情,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武昌南楼怀古》是南宋诗人陆游的感怀之作,创作于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这一年,陆游被任命为夔州通判,赴任途中经过武昌,登上南楼,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千古流传的诗篇。
在陆游所处的时代,南宋政权偏安江南,北方领土丧失殆尽。陆游作为一位忠贞的爱国诗人,始终心系国家兴亡,渴望北伐收复失地。然而,当时的统治者却采取妥协求和的政策,使陆游的理想难以实现。在这种背景下,陆游登上了武昌南楼,回顾历史,感慨万千。
诗中提到“三国周郎赤壁”,指的是东汉末年赤壁之战的历史事件。当时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意图统一全国,刘备、孙权联合抗曹,最终在赤壁大败曹操,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陆游借此表达了对英雄豪杰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寓含着对现实局势的不满和对北伐胜利的期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