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天津桥晚望

标题包含
天津桥晚望
晴登洛桥望,寒色古槐稀。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 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回首禁门路,群鸦度落晖。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顾非熊,字不详,唐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顾况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对顾非熊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顾非熊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他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晴天登上洛阳桥远望,寒冷的色彩下古老的槐树显得稀疏。洛水向东不断流淌,华山翠绿景色尚未回来。云彩在中岳收起靠近天际,钟声从皇宫深处传出细微。回头看着宫门前的道路,一群乌鸦飞过夕阳下的光辉。
去完善
释义
1.洛桥:即天津桥,位于河南省洛阳市。 2.中岳:指河南嵩山。 3.后宫:指皇宫。 4.禁门:指皇宫的宫门。
去完善
赏析
《天津桥晚望》是唐代诗人顾非熊的一首描绘洛阳景色诗。全诗以清晰的意象和深沉的内涵展现了一幅黄昏时分天津桥(即洛桥)的美丽画卷,同时也寄寓了诗人的深重感慨。 首联“晴登洛桥望,寒色古槐稀”描绘的是晴天下的洛阳城景象。诗人站在洛桥上远望,阳光照耀下古城显得色彩斑斓,然而寒冷之感却油然而生。这是因为“古槐稀”一词表达了古都的历史沧桑感。诗人在此展示了繁华与苍凉共存的景深。 颔联“流水东不息,翠华西未归”则是对河水流逝与落日的描述。其中“流水东不息”隐含的是时间无情,逝者如斯之意;而“翠华西未归”则以晚霞比喻岁月,暗示时光已逝、青春不再之思。 颈联“云收中岳近,钟出后宫微”写出了天空中的云彩消失,仿佛中岳山就近在眼前;而远处皇宫内的钟声隐约传来,悠扬微弱,给人以寂静的感觉。这两句构成了动与静的对比,展现了皇城傍晚时的宁静气氛。 尾联“回首禁门路,群鸦度落晖”,诗人回望通往皇城的道路,只见夕阳余晖中群鸦飞过。这一场景带有浓厚的象征意义,反映出诗人对于往事的回忆和对现实生活态度的深思。乌鸦往往代表黑暗和死亡的征兆,但在这首诗中,它们在落日的映照下显得悠然自得,这或许代表着诗人在面对人生苦难时所具有的豁达心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天津桥晚望》是唐朝诗人顾非熊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站在天津桥上俯瞰洛阳城的美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思乡之情。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玄宗时期(712-756年),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鼎盛,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被誉为“贞观之治”。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顾非熊正生活在洛阳,任洛阳尉。洛阳作为唐朝的东都,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顾非熊在此任职期间,广泛结交文人士大夫,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对洛阳的城市风貌和自然风光有着深入的了解。 这个时期的顾非熊,生活较为安定,仕途也相对顺利。然而,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时常在闲暇之余抒发思乡之情。这首诗正是他在一次傍晚时分登上天津桥,眺望远方美景时所创作的。通过描绘洛阳城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