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马戴入山

标题包含
送马戴入山
古木乱重重,何人识去踪。斜阳收万壑,圆月上三峰。 云里泉萦石,窗间鸟下松。唯应采药客,时与此相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顾非熊,字不详,唐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顾况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对顾非熊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顾非熊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他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古老的树木纷乱繁茂,有谁能找到它们的源头呢?夕阳渐渐落下山岗,明月高挂在山顶。云雾中的山泉在岩石间流淌,窗户旁的鸟儿飞落在松树梢头。或许只有那些采集草药的行客,才能偶然与这些景致相遇。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古木:年代久远的树木。 2. 重重:重叠的样子。 3. 斜阳:傍晚的太阳。 4. 万壑:指很多山谷。 5. 三峰:三座山峰。 6. 云里:在云雾之中。 7. 泉萦石:泉水萦绕着石头流淌。 8. 窗间:窗户之间。 9. 鸟下松:鸟儿飞到松树下面。 10. 唯应:只应该。 11. 采药客:采集草药的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一幅清幽美丽的山林景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以“古木乱重重”开篇,展现出山林的苍莽幽深,令人感受到一种神秘的氛围。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斜阳收万壑”和“圆月上三峰”的景象,展现了山林夜晚的宁静与美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 接下来的诗句中,“云里泉萦石”和“窗间鸟下松”两句,诗人通过对山间泉水、林间飞鸟的描绘,进一步展现了山林的生机与活力。最后,诗人以“唯应采药客,时与此相逢”作结,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隐逸之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马戴入山》是唐代诗人顾非熊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顾非熊是唐朝大臣、文学家顾况的儿子,他与当时的文人墨客多有交往,作品以诗为主。 在天宝年间,唐朝的社会矛盾逐渐尖锐,政治腐败日益严重。顾非熊在朝廷中任职,对当时的社会现象有深刻的观察和体验。他在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其中就包括这首《送马戴入山》。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顾非熊在当时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离开了官场,进入了山林。这种选择可能是因为他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在这首诗中,顾非熊表达了对朋友马戴的理解和支持,同时也表达了他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总之,《送马戴入山》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历史环境,包含了作者的个人遭遇和时代的变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这首诗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韵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