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词
纤手折芙蕖,花洒罗衫湿。女伴唤回船,前溪风浪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轻轻用手折断荷花,花朵落在罗衣上湿了衣裳。女伴们叫我们回到船上,前方的小溪中风浪很大。
去完善
释义
纤手:纤细的手,这里指女子柔美的手。
折:采摘。
芙蕖:荷花,又称莲花。
花洒:即花瓣散落如雨。
罗衫:丝绸制成的衣裳。
女伴:一起游玩的女子同伴。
唤:呼唤,召唤。
前溪:前面的溪流。
风浪急:风大且浪高,形容环境危险。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采莲过程的古诗。顾非熊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示了采莲女子的形象和她们所面临的困难。“纤手折芙蕖”表现了采莲女子灵巧的动作,而“花洒罗衫湿”则展现出采莲过程中的自然美景。然而,在这美好的场景中,却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危机,如“前溪风浪急”,这预示着采莲女子的艰辛和挑战。整首诗以采莲为主线,穿插了采莲女子的动作、形象以及所面临的风浪等元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图。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采莲词》是唐朝诗人顾非熊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女子采莲生活的诗篇。此诗创作于唐朝后期,大约是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之间。在这段时间里,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人们生活富足,诗歌、绘画等艺术形式繁荣兴盛。
顾非熊,生卒年不详,是唐朝的一位才子,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描写田园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顾非熊在长安生活期间,曾与友人一起游览江南水乡,亲眼目睹了当地女子采莲的情景,为之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采莲词》。
在这首诗中,顾非熊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女子的美丽形象和采莲场景。通过对采莲女子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唐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水乡风情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状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