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杭州
郡郭遶江濆,人家近白云。
晚涛临槛看,夜艣隔城闻。
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
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城围绕江水而建,民居靠近白云。
傍晚时分,倚靠在江边看浪花拍岸;夜晚时分,可以听到对岸的船只鸣叫。
河水绕过远处的山脚,彩虹出现在细雨中。
有谁知道我的心意?我的思绪如同那水鸟一般自由翱翔。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顾非熊:唐代诗人,字不详,苏州人。生卒年不详,活动于唐穆宗、文宗时期。
2. 郡郭:指州郡的城郭。这里指杭州城。
3. 江濆:江边;江畔。
4. 晚涛:傍晚时分的波涛。
5. 临槛:靠近栏杆。
6. 夜艣:夜晚的船橹声。
7. 浦转:水边转弯处。
8. 山初尽:山刚要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
9. 虹斜:彩虹斜挂天空。
10. 雨未分:雨滴还没有分开。
11. 心绪:心情;心境。
12. 逐鸥群:跟随鸥鸟飞翔。形容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去完善
赏析
《经杭州》是唐代诗人顾非熊创作的一首描绘杭州风光的诗。诗人在游历杭州时,将所见所感融入诗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全诗结构紧凑,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首联“郡郭遶江濆,人家近白云”,描述了杭州城郭环绕着江水,居民房屋与白云相接的情景。这两句诗勾勒出了杭州的地貌特点,突出了江南水乡的特色。
颔联“晚涛临槛看,夜艣隔城闻”,写诗人站在江边高楼上,观看傍晚时分江涛翻滚的美景,同时还能听到夜晚城外船只的声音。这两句诗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展现了杭州夜晚宁静而繁华的景象。
颈联“浦转山初尽,虹斜雨未分”,描述了山峦逐渐消失在江边的景象,以及雨后彩虹斜挂的景色。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尾联“有谁知我意,心绪逐鸥群”,诗人以鸥群为喻,表达了自己的心境。他希望能有人理解他的心情,与他共享这美好的时光。这两句诗既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又表现出他对知音的渴望。
总的来说,《经杭州》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描绘了杭州的美景和诗人的心境,给人以美的享受。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经杭州》是唐代诗人顾非熊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唐朝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时,顾非熊正经历着人生的动荡时期。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曾多次赴京赶考,但始终未能取得功名。这一时期的他,心情颇为沉重,对前途感到迷茫。然而,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无常。
顾非熊生活在唐朝这个繁荣昌盛、文化多样的时代。此时,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文人墨客纷纷投身科场,以求一展才华。然而,竞争压力巨大,许多文人难以脱颖而出,这使他们在追求功名的道路上充满了曲折与坎坷。此外,唐朝时期杭州作为江南地区的重要城市,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成为许多文人心中的理想之地。顾非熊在游览杭州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经杭州》。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