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下第后送友人不及

标题包含
下第后送友人不及
失意经寒食,情偏感别离。来逢人已去,坐见柳空垂。 细雨飞黄鸟,新蒲长绿池。自倾相送酒,终不展愁眉。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顾非熊,字不详,唐朝时期著名文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顾况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对顾非熊的成长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顾非熊在文学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他的...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寒冷的节气里失去了热情,面对分离心情更加复杂。来到这个熟悉的地方却只看到离去的人影,呆坐在那里看着柳树孤单地低垂。天空飘起了细雨,伴着小黄莺的鸣声,绿色的菖蒲在池塘中茁壮成长。我倒出了离别时的送别酒,却始终无法舒展紧皱的眉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下第:即科举考试落第。 2. 寒食:指寒食节,清明前一二日,禁火,吃冷食。 3. 失意:遭遇挫折,愿望未达成。 4. 离别:分离,告别。 5. 人已去:指已经离开的人。 6. 坐见:坐着看到。 7. 黄鸟:即黄鹂。 8. 新蒲:新生的蒲草。 9. 绿池:绿色的池塘。 10. 自倾:自行倾倒。这里指斟酒。 11. 终不展愁眉:始终无法舒展愁容。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下第后送友人不及》中,顾非熊以精湛的笔触描绘了与朋友别离的情景。诗歌开篇就表现了诗人失意的情绪,寒食节本就让人产生思念亲人的情感,而此时又正值离别之际,更让诗人的心情陷入低落。接下来,诗人通过描述身边的环境——人来人去,柳树空垂,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友人的离去。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刻画了送别时的小雨、黄鸟和新蒲、绿池等自然景象,以此衬托出内心的失落与悲伤。最后,诗人倾诉自己的无奈,虽然有心相送友人,却因无法舒展眉头而痛苦不已。整首诗节奏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顾非熊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顾非熊(795-854年)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生活在一个文学繁荣、社会变革的时期。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洞察力而闻名。这首《下第后送友人不及》是他的一首著名作品,创作于晚唐时期,当时科举制度已经变得愈发严格,文人墨客们为了追求功名,往往要历经数次科考才能成功。 在顾非熊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宦官专权,朝政腐败。他在早年参加了多次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这些人生经历使他对社会的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在这首诗中,顾非熊描绘了自己在科举失利后送友人的场景。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他在面对挫折时的坚韧精神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这也反映了晚唐时期文人士子们在科举道路上的艰辛和努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