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经褒城寄兴元姚从事
往岁客龟城,同时听鹿鸣。君兼莲幕贵,我得桂枝荣。
栈阁危初尽,褒川路忽平。心期一壶酒,静话别离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去年在龟城做客,同时间听到了鹿鸣之声。你身在莲幕尊贵之位,而我则获得桂枝的荣誉。
栈道楼阁起初险峻,到了褒河的路突然变得平坦。我们期待共饮一壶酒,安静地谈论离别的情感。
去完善
释义
【注解】:
1. 褒城:古邑名,在今陕西省勉县东北,相传夏桀为褒姒所灭。此处借指唐时的褒州治所。
2. 寄兴元姚从事:寓居兴元府的姚从事官。
3. 龟城:犹言建康城,即南京的古称。此处是顾非熊的故乡,借指长安城。
4. 鹿鸣:古乐府《相和歌·鼓吹曲》名。这里指朝廷选拔人才时所唱的《鹿鸣》之歌,表达了顾非熊与姚从事曾在朝中同殿为臣的经历。
5. 莲幕:莲叶似的帘幕,指贵显人家。这里喻指姚从事的显贵地位。
6. 桂枝:桂树的嫩枝。古代以折桂表示科举及第,此处是顾非熊对自己的勉励和期许。
7. 栈阁:栈道楼阁。褒斜道上的褒城,地势险要,栈道楼阁高低错落。
8. 一壶酒:指送别的宴席。古人常以“一壶浊酒”表达对友人的离愁别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顾非熊在行经褒城时写给友人的一首抒怀之作。首联“往岁客龟城,同时听鹿鸣”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求学的情景,他们在学宫里聆听鹿鸣之声,寓意着共同追求功名之路。颔联“君兼莲幕贵,我得桂枝荣”表达了诗人在学业上的成就以及彼此之间的友谊。其中“莲幕贵”和“桂枝荣”分别代表了友人和自己的地位。
颈联“栈阁危初尽,褒川路忽平”叙述了诗人旅途中所见到的风景变化。在险峻的栈阁之后,道路突然变得平坦,象征着诗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艰辛后,心境逐渐平静。尾联“心期一壶酒,静话别离情”则表明了诗人与友人期待重逢的心情,希望借一壶浊酒来倾诉离别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一幅充满离别愁绪的画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行经褒城寄兴元姚从事》是唐代诗人顾非熊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德宗贞元年间(785年-805年)。这个时期正值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衰微,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在顾非熊的一生中,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都未能及第。他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这使得他的诗歌作品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在创作这首《行经褒城寄兴元姚从事》时,顾非熊可能正在一次游历途中,途经褒城时想起了远在兴元的友人姚从事,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
同时期,唐朝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发,藩镇割据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顾非熊的诗歌作品往往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关注。在这首诗中,他以褒城为背景,表达了对故乡山川景色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战乱不息、百姓流离失所的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