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
登楼一南望,淮树楚山连。
见鴈无书寄,归吴定此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登上高楼向南望去,淮河边的树木与楚地的山脉相连。看到雁群却无书信寄出,我决定回到吴地就在今年。
去完善
释义
1. 淮树:淮河边的树木,这里代指淮河一带的地方。
2. 楚山:楚国所在地的山川,这里泛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山水。
3. 见雁:看见大雁南飞,这里是顾非熊表达他自己有书信要传递的心情。
4. 吴:这里指江苏苏州地区,顾非熊的故乡。
去完善
赏析
《登楼》是唐朝诗人顾非熊的一首五言古诗,表达了作者登高望远、怀念故乡的情怀。诗中“见雁无书寄,归吴定此年”二句尤具特色。
“见雁无书寄”描绘了诗人登上高楼,遥望南方,看到大雁南飞的场景。这里的“雁”即大雁,每年秋季时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春日再返回。古人常以鸿雁传书,抒发思念之情。此处“无书寄”则表明诗人无法传递自己对家乡的思念,显得更为深沉。
“归吴定此年”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确定在今年要回到故乡吴地的决心。这里的“归吴”可以理解为诗人渴望回到自己的故乡,而“定此年”则表示他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这一年实现这个目标。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思乡的深切感情和坚定的决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楼》是唐代诗人顾非熊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高楼上远眺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顾非熊生活在唐朝中期,这是一个文学繁荣、思想开放的时代。他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才情,赢得了文坛的赞誉。然而,他的一生并未得到朝廷的重用,这也使得他对故乡的思念更加深沉。
在创作《登楼》这首诗时,顾非熊正身处异乡,登高望远,目睹了远方的山川河流,不禁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他在这个时代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沧桑,也体会到了远离故乡的痛苦。因此,他以凝练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