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会修行段将军宅
爱君书院静,莎覆藓阶浓。连穗古藤暗,领雏幽鸟重。
樽前迎远客,林杪见晴峰。谁谓朱门内,云山满座逢。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喜欢在宁静的书院中爱你,台阶上的莎草和覆盖其上的苔藓显得分外浓密。一排排古藤被硕果压得沉甸甸的,显得有些暗淡,深邃的小树林里,是那些正在觅食的鸟儿们忙碌的身影。
我们在这尊贵的宴席前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抬头望去,穿过树叶的缝隙可以看见远处的高峰沐浴在阳光下。谁说这豪门之内,就只是权势和荣华?我所遇见的,不过是满眼的云卷云舒,山色空蒙。
去完善
释义
1. 爱君:指行段将军,是诗人对其的敬称。
2. 书院:古代供学者读书的地方,这里指的是行段将军家的书房。
3. 莎:指莎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4. 藓阶:长满苔藓的石阶。
5. 连穗古藤:指连结在一起的藤蔓。
6. 领雏幽鸟:指带领小鸟的母鸟。
7. 樽:盛酒的器具。
8. 迎远客:指欢迎来自远方的客人,即诗人自己。
9. 林杪:树梢。
10. 晴峰:晴天时的山峰。
11. 朱门:红漆大门,代指富贵人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与友人聚会于山间的诗。顾非熊以其独到的观察力和笔墨,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卷。
首先,诗人从书院的环境写起,通过“莎覆藓阶浓”展现出书院宁静、生机盎然的景象。接着以“连穗古藤暗,领雏幽鸟重”来形容书院周围的生态环境:浓密的藤蔓垂挂而下,仿佛将书院团团围住,使得书院越发显得幽静深邃;而幽鸟们带着幼雏在此处栖息,也凸显了这里的静谧和自然之美。
紧接着,诗人描述了他们的活动场景。在绿树丛荫下,他们在藤架下设宴,远客来到门前,欢迎他们的是热情的招呼声。“林杪见晴峰”则表现了林间幽美的景象,晴天碧空下的山峰犹如一面镜子,映衬出书院的宁谧氛围。最后两句“谁谓朱门内,云山满座逢”,则是顾非熊的巧妙反讽:谁说朱门之内就没有自然的风景呢?这里一片绿茵满地、群山环绕的美景不正是最好的回答吗?
整体来看,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夏日的景致,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书院的幽静与群山的壮丽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山水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夏日会修行段将军宅》是唐代诗人顾非熊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夏天与一位名叫段将军的友人相聚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也就是公元8世纪下半叶。这个时期的唐朝正处于由盛转衰的阶段,政治腐败,战乱频繁。然而,在这个动荡的时期,诗人顾非熊却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洞察力,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顾非熊的生活经历颇为坎坷。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便展现出了过人的文学天赋。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多次应试均未及第。尽管如此,顾非熊并没有放弃对诗歌的热爱,反而更加坚定地投入到诗歌创作中去。他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共同探讨诗歌创作的技巧和理念。
在顾非熊生活的时代,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军事将领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国家的重要支柱。段将军便是这个时代的一位著名将领,他以忠诚勇敢著称,为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诗人与段将军的友谊,正是基于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