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维摩赞

标题包含
维摩赞
凛然夷齐之风,翛然巢许之态。 横作竺乾之孽,崛起释门之害。 口吧吧地说尽万千,究竟不知有这一解。 人皆谓金粟如来示现毗耶,我只道病多谙药性底耆年婆罗门者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惟一,字元明,俗姓李,号竹窗。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僧人,主要活动在明朝嘉靖、万历年间(1522-1620年)。 释惟一的生平事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出家为僧:据《五灯全书》记载,释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凛然表现出了伯夷、叔齐的风骨,萧然展现了巢父、许由的神态。横在佛家之中兴起恶行,从佛教教派中产生危害。口中滔滔不绝地说了千万,终究不了解这唯一的解答。大家都认为金粟如来显现在毗耶城,我只当他是一个因为疾病而对药性非常熟悉的老修行婆罗门而已。
去完善
释义
1. 凛然:形容严肃、可敬畏的样子。 2. 夷齐之风:夷齐指伯夷、叔齐,两人为殷商末年的贤者,共同不臣服于周朝。这里表示严肃谨慎的品质。 3. 翛然:自然、无拘无束的样子。 4. 巢许之态:巢许指巢父、许由,尧舜禹时代的隐士,视富贵如敝屣,这里表示超脱尘世的态度。 5. 横作:胡乱行事。 6. 竺乾:印度的古称,此处代指佛教起源地。 7. 孽:罪恶、灾害。 8. 崛起:兴起。 9. 释门:即佛教。 10. 口吧吧地:啰嗦、喋喋不休的形容。 11. 说尽万千:比喻谈论很多。 12. 究竟:终究、最后。 13. 金粟如来:佛教禅宗公案中的佛号,指维摩诘。 14. 示现:展现、显示。 15. 毗耶:古印度城名,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 16. 我只道:我以为、我认为。 17. 病多谙药性:生病次数多了就熟悉药性了,此处借喻多次经历就有所理解。 18. 耆年:老年。 19. 婆罗门:梵文Brahman的音译,意译为“净行”,是古印度社会四个种姓中最高级的一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维摩赞》是诗人释惟一对维摩诘居士的赞美和颂扬。诗中描绘了维摩诘居士如夷齐般凛然正气,如巢许般翛然自如的风貌,展现出他作为佛教在家弟子的超凡脱俗之处。然而,他的言行又像是禅宗所谓的“竺乾之孽”,在佛教教义中引起争议。他的口才卓越,但在诗人看来,这些言辞终究无法触及佛法的根本奥义。世人认为他是金粟如来在毗耶城的化身,而诗人则视他为病重时仍深知药性的耆年婆罗门,即富有智慧和经验的修行者。这首诗通过对维摩诘居士的独特诠释,表达了诗人对佛学深度的理解和对真理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维摩赞》是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释惟一的杰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朝中期,即公元755年至859年之间。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乱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然而,这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繁荣时期,许多伟大的文学和艺术作品都在这个时期诞生。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释惟一已经是一位有着丰富阅历和深刻洞察力的老人。他的一生都在寺庙中度过,对佛教的教义和哲学有着深入的理解。同时,他也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性的复杂,这使他对于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加深邃。 在这个特殊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由于战争和贫困,人们对于生活的态度变得消极和悲观;另一方面,由于佛教的普及,人们开始更加关注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修行。释惟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维摩赞》表达了对于生活的理解和对于佛教精神的赞美。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