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以贫忧
人皆以贫忧,君子独能乐。
中心贱荣利,外物甘寂寞。
富贵如春花,时去易凋落。
不如一箪瓢,可以长处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大家都因贫困而忧虑,只有君子能够乐在其中。
内心轻视名利,外界事物也愿意过淡泊的生活。
富贵如同春天的花朵,时光流逝容易凋零。
还不如一碗米水,可以长久地简朴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人皆:所有人;
2. 贫忧:贫穷而忧虑;
3.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4. 贱荣利:轻视荣华富贵;
5. 外物:身外之物;
6. 甘寂寞:愿意过清苦的生活;
7. 春花:春天的花朵;
8. 时去:时间流逝;
9. 易凋落:容易凋谢零落;
10. 不如:比不上;
11. 一箪瓢:指简朴的生活;
12. 长处约:长久地过着简约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姚勉对于贫贱和富贵的独到见解。首先,他指出了世人往往因为贫穷而忧虑,但君子却能在这其中找到快乐。这是因为君子能够看透世间的荣华富贵,懂得内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财富。接下来,诗中提到富贵就像春天的花朵,容易凋零;反之,简朴的生活如同那一箪一瓢,虽然平凡,但却可以长久地坚守信仰。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人皆以贫忧》是南宋诗人姚勉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年至元军攻陷临安(今浙江杭州)之间。在这个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姚勉本人一生经历颇丰,他曾进士及第,但时局动荡,宦途浮沉,屡遭挫折。他亲眼目睹了民生疾苦,对国家的危亡深感忧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姚勉创作出了一系列具有深刻反思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不朽诗篇。
在这首《人皆以贫忧》中,姚勉通过生动的描绘,揭示出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贫困现象。同时,他还讽刺了那些为富不仁、贪婪自私的富人,以及那些因贫困而忧心忡忡的人们,呼吁人们关注国家大局,共同努力抗击外敌入侵。这首诗歌充分体现了姚勉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的高尚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