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踏莎行·祖席离歌

标题包含
踏莎行·祖席离歌
祖席离歌,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是抚州府临川人。 晏殊自幼聪明过人,5岁能诗,7岁能文,被誉为“神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晏殊以“...查看更多
Mozy
去完善

译文
祖先的宴席上唱起了离别的歌曲,长亭里的送别宴会正在进行中。烟雾般的尘土阻挡了我们最后的告别,但我仿佛还能看到你那熟悉的脸庞。林间的小路上,我独自骑马前行,岸边的人群正在乘船远去。 华丽的楼阁中,我不禁感到一丝哀伤;站在高楼上,目之所及,尽是无尽的思念。夕阳渐渐落下,映照着平静的湖面。这离别之情如同一江春水,无穷无尽。我在天涯海角寻找你的踪迹,脑海中满是与你共度的美好时光。
Mozy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祖席:古代出行时祭祀路神的地方。这里指代送别的酒席。 2. 长亭:古代设在道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这里指代送别的地方。 3. 香尘:尘土。形容尘土飞扬的景象。 4. 居人:本地人,这里指送行者。 5. 匹马:单人骑马。 6. 依波转:沿着水波转动。这里指船在水中行驶。 7. 画阁:装饰华丽的楼阁。 8. 魂消:心神消散,形容悲伤的心情。 9. 目断:望断,望不见。 10. 平波远:平静的水面延伸得很远。 11. 天涯:天边的尽头,形容遥远的地方。 12. 地角:大地的角落,形容极远的地方。
Mozy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踏莎行”为词牌名,描绘了离别场景中的细腻情感。上阙从祖席离歌、长亭别宴的宏观场景开始,描述了香尘相隔却仍回头的恋人,以及马上居人和渐行渐远的路人。下阙则转向了个人情感的描绘,画阁间黯然销魂,高楼里极目远望,夕阳余晖平波渐远,无限的离愁如天涯地角般无边无际。整首词通过细致入微的场景刻画,生动展示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境,唤起读者对离愁的共同感怀。
Mozy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踏莎行·祖席离歌》是北宋词人晏殊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公元998年,正值北宋初期。在这段时间里,晏殊官至宰相,生活较为安定,但在政治上仍面临着一些挑战。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晏殊在这首词中以祖席离歌为主题,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哀伤之情。这首词中的“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等诗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寓意着人生旅途中的离别。而“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则表达了作者对离别者的关切之情,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Mozy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