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盘洲杂韵上 碧芦步

标题包含
盘洲杂韵上 碧芦步
津头晚风急,欹倒一丛芦。 宿雁逢清泚,飞来作画图。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洪适(1074年-1135年),字景伯,号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政治家。 洪适出身于书香世家,他的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母亲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女儿。他自幼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渡口傍晚的风吹得急促,芦苇丛倾斜倒下。夜间的大雁遇到清澈的水流,飞来绘制出一幅美丽的图画。
去完善
释义
1. 津头:渡口的意思,这里指代渡口附近的地方。 2. 晚风:晚上的风。 3. 欹倒:倾斜倒下的意思。 4. 一丛:一群、一片的意思。 5. 芦:一种植物,这里指的是芦苇。 6. 宿雁:指的是夜里的雁群。 7. 逢清泚:遇到清澈的水源。 8. 飞来:飞过来的意思。 9. 画图:即画作、图画,这里用来形容雁群在风中飞翔的美丽景象。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自然的画面:傍晚时分,江边的晚风吹动着一丛芦苇,倾斜摇曳;空中飞来一群大雁,它们在清澈的水边停歇,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图。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富有生机的景象,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欣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盘洲杂韵上·碧芦步》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洪适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当时洪适任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漫步在碧芦湖畔,欣赏湖光山色和湖边的垂柳、烟波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洪适正处于他的人生巅峰时期。他在政治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成为南宋朝廷的重要官员。然而,他并没有因为地位的提升而忘记自己的文学梦想,依然保持着对诗歌的热爱和执着。 这首诗创作的年代,正值南宋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但由于北方金国的威胁,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洪适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族精神的坚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