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戍邕州

标题包含
戍邕州
兵符下西州,将军催部伍。 鸣锣张大旗,早发邕州戍。 家家送出城,走哭遮行路。 邕州万里余,北人那可去。 毒草见人摇,雄虺大如树。 二月瘴烟发,薰蒸剧甑釜。 病者如倒林,十才起四五。 偶有脱死归,扶杖皆病偻。 逃生既不暇,安能捕寇虏。 跳踊一蛮来,取之易攫鼠。 顾彼有土人,挥金可召募。 狃练得精卒,亦足为爪距。 妻儿蓄里闾,于心必爱护。 较之勇怯间,相去犹豚虎。 一朝有缓急,伸缩用臂股。 何必遣戍兵,觳觫就死所。 愿留中州人,无填岭南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郑獬(1024年-1072年),字毅夫,一作义夫,号云谷,又号愚溪,北宋文学家。 郑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于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中进士,历任陈州通判、荆南知府、开封...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军事指挥颁令至西部疆域,将领催促队伍集结。 敲锣打鼓高举战旗,大军早早出发前往邕州驻守。 家家户户送出征士出城,告别之情让行人泪目。 邕州远在万里之外,北方士兵如何能去? 毒草丛生见人摇摆,雄毒蛇像大树一般巨大。 二月瘴气暴发,笼罩大地如同大蒸锅。 病倒的战士如同倾倒的树林,十分之九无法站立。 偶尔有人幸运地存活归来,也都因病而腰背佝偻。 逃离死神尚且无暇,又怎能抓捕敌人呢? 一个强壮的蛮族来袭,抓住他就像捉到老鼠一样容易。 看那些当地百姓,花钱就能招募。 经过训练他们将成为精英部队,足以作为我们的助手。 他们的家人都藏在乡村,我们必须要爱护他们。 比较一下勇敢与胆怯,差异就像是猪与虎。 一旦有需要,他们可以立刻成为中坚力量。 不必再派遣戍边的士兵,让他们惊慌地走向死亡之地。 希望我们能留下中原的人民,而不是让他们去填满岭南的土地。
去完善
释义
1. 西州:古代指长安以西的西部地区。这里具体是指唐朝时期的西州,在今甘肃省张掖市。 2. 催部伍:催促士兵整队出发。部伍,军队的编制单位,这里代指士兵队伍。 3. 鸣锣:敲锣发出声响,提醒众人注意。 4. 张大旗:指举起义军的大旗。 5. 邕州:唐代地名,位于今广西南宁市。 6. 北人:北方的人,这里指中原地区的百姓。 7. 毒草:有毒的植物。 8. 雄虺:毒蛇。 9. 二月瘴烟发:瘴气多在农历二月开始出现。瘴烟,指南方山区湿热环境中产生的有毒烟雾。 10. 薰蒸:熏染;蒸煮。这里形容瘴气浓烈。 11. 甑釜:指蒸锅。 12. 病者如倒林:形容患病的人像树林中的树木倒下一样多。 13. 十才起四五:十个病患中只能勉强起来四五个。 14. 脱死归:死里逃生回来的人。 15. 病偻:患脊背弯曲症,即驼背。 16. 安能捕寇虏:怎么可能去捉拿敌人。 17. 跳踊一蛮来:形容突然出现一个敌寇。 18. 攫鼠:捕捉老鼠。这里比喻轻易就能捉到的敌人。 19. 有土人:当地的有土地之人,指当地的农民。 20. 狃练:熟悉,熟练。 21. 爪距:指动物的爪子和趾距,这里用来形容武器或防御工事。 22. 蓄里闾:生活在乡村。里闾,指乡村。 23. 相去犹豚虎:相差无几的意思。 24. 一朝有缓急:指突然发生紧急情况。 25. 伸缩用臂股:意指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决策。 26. 觳觫就死所:形容因恐惧而不敢面对死亡。 27. 无填岭南土:不要让人去填充南方的土地。
去完善
赏析
郑獬的《戍邕州》是一首描绘戍边将士英勇、抒发感慨的战歌。诗人通过对边疆环境的描绘和士兵生活的记录,表现出对将士的关爱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同时,诗歌也揭示了当时政府对待戍边士兵的不公与残忍,强调了“中州人”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激越,韵律铿锵,具有强烈的震撼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戍邕州》是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郑獬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050年至1060年之间,当时郑獬正担任邕州(今广西南宁)的知州。 郑獬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饱读诗书,才华横溢。他在宋仁宗时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历任地方官吏,政绩斐然。然而在1050年左右,北宋朝政逐渐腐败,边疆战事频发,民不聊生。郑獬在邕州任职期间,亲身经历了这些困苦,深感忧虑。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郑獬创作了《戍邕州》一诗。这首诗描绘了边疆戍楼的荒凉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痛苦的关切之情。同时,他也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和平的向往。在这首诗中,郑獬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拟人等手法,使得诗歌意境深远,感人至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