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漫歌八曲。西阳城

标题包含
漫歌八曲。西阳城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阳城。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元结(719年-772年),字次山,河南洛阳人。唐朝时期著名文人、政治家。 元结年轻时就才华横溢,他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举进士,历任右金吾兵曹参军、监察御史等职。在安史之乱期间,元结组织义军抵抗叛军,保...查看更多
果儿的美食记录
去完善

译文
在长江北岸有一个大洲,那里适合努力耕作。这个地区的土壤适合种植五谷杂粮,但不如西阳城的肥沃。 在西阳城边有很多野桑树,而在城里则有很多古老的荒地。人们的衣服和食物可以通过辛勤劳动来获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好期待的呢?
果儿的美食记录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江北:指长江以北的地区。 2. 大洲:这里指大片的陆地或平原地区。 3. 堪:能够。 4. 五谷:指稻谷、小麦、大豆、高粱、玉米等五种主要的粮食作物。 5. 西阳城:古代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一个地势较高、便于防守的地方。 6. 野桑:野外生长的桑树。 7. 古荒:荒废的古老土地。 8. 力求:尽力谋求。 9. 此外何所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期望呢?表示对目前的生活状况已经很满意。
果儿的美食记录
去完善
赏析
《漫歌八曲·西阳城》是唐代诗人元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江北大洲所见到的情景以及生活在此处的百姓的生活状态。在首句中,作者提到江北的大洲土地肥沃,适宜种植五谷杂粮,然而却远不及西阳城的富足。接下来的诗句则具体描述了西阳城的景象,无论是城边的桑树,还是城中的古荒,都体现出这座城市的繁荣。最后两句则是作者的感慨,他认为在这里的百姓能够自给自足,追求温饱,已经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其他的期望似乎并不重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果儿的美食记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漫歌八曲·西阳城》是唐代诗人元结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之间。这段时间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战乱使得民不聊生,百姓生活困苦。 元结作为一个关心民间疾苦的文人,他的人生际遇也深受战争的影响。在战乱期间,他曾组织义军抵抗叛军,保护家乡的平安。这段经历使他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苦难。 在时代背景方面,唐玄宗在位时,虽然国家繁荣昌盛,但统治阶级内部的腐败现象日益严重,政治黑暗,民不聊生。加上边疆战事频发,使得国家逐渐走向衰落。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国家陷入空前的危机,战乱持续数年,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果儿的美食记录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