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井
灵橘无根井有泉,世间如梦又千年。乡园不见重归鹤,
姓字今为第几仙。风泠露坛人悄悄,地闲荒径草绵绵。
如何蹑得苏君迹,白日霓旌拥上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灵动小橘子从无根之井涌出泉水,整个世界如同梦幻已过了千年。
熟悉的家乡已经看不到回归的仙鹤,如今我的名字在仙人榜上位列第几?
风中寒冷,露坛静谧,人间已然改变;大地空闲,杂草丛生,荒径更加萧瑟。
怎样才能追随苏东坡的脚步,驾着云彩,白日里也飘然升天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灵橘:指具有神奇效力的橘子。
2. 无根:没有根基,这里形容橘子的来历神秘。
3. 井有泉:井中有泉水,寓意着生命力旺盛。
4. 世间如梦:形容世事如梦一般虚幻。
5. 重归鹤:指元结的故乡。
6. 姓字:指元结的名号。
7. 第几仙:指元结在仙界的地位。
8. 风泠露坛:指风吹过,露水凝结在祭坛上。
9. 人悄悄:形容人们静悄悄地离开。
10. 地闲荒径:形容地方荒废,杂草丛生。
11. 如何:怎样。
12. 蹑得:追随得到。
13. 苏君:指苏轼。
14. 霓旌:彩色旗子,象征仙境。
15. 拥上天:被接引升天。

去完善
赏析
《橘井》一诗以“灵橘无根井有泉”开篇,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幽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遥远的梦境之中。接下来的“世间如梦又千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叹世事如梦,岁月如梭。
第三句“乡园不见重归鹤”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而“姓字今为第几仙”则是对自己身份的质疑,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诗的后两句“风泠露坛人悄悄,地闲荒径草绵绵”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最后的“如何蹑得苏君迹,白日霓旌拥上天”则表达了对古人遗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追求真理、向往光明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梦境般的场景和抒发诗人对故乡、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人生观。同时,诗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也使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橘井》是唐代诗人元结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百姓疾苦的生活现状,表达了诗人对民生困苦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创作于公元755年,即“安史之乱”期间。
当时,唐朝国力逐渐衰弱,边境民族矛盾激化,国内政治腐败,贫富差距加大。在这样一种社会背景下,元结以其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深厚的同情心,创作出这首寓意深刻的诗作。
诗中通过描述战乱年代农民贫困交加的困境,揭示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战争、政治、民生等诸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关心民瘼、有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诗人形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