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重阳

标题包含
重阳
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司空图(837年-908年),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唐朝末年著名诗人、诗论家。 司空图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是唐玄宗时期的文部尚书,父亲也是朝廷官员。他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重阳: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民间有登高赏菊的风俗。 2. 司空图:唐朝诗人,字表圣,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 3. 犹阻雨:菊花因下雨而受阻,不能开放。 4. 蝶意切于人:蝴蝶眷恋春天的意思。 5. 暮节:重阳节,意味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开始。 6. 惜残春:惋惜春天即将逝去。
去完善
赏析
《重阳》这首诗通过描绘菊花在雨中绽放、蝴蝶依恋花丛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独特理解。诗歌以“菊开犹阻雨”开篇,展现了一幅风雨中的菊花图,寓意着人们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依然要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接着,诗人用“蝶意切于人”来描绘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场景,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应该珍惜每一个美好的时刻,不要因为生活的磨难而忽略了身边的美好。 最后,诗人以“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作为结语,表达了他对于重阳节的理解。他认为,重阳节虽然不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日,但却是一个值得珍惜的时刻。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人们应该更加珍惜当下的时光,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重阳》司空图这首诗作于晚唐时期,当时朝廷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司空图生逢乱世,虽然渴望太平盛世,但深知无法改变现实,只能在诗歌中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他在重阳节这天,登高望远,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重阳》诗。 在晚唐时期,朝政混乱,宦官当道,皇帝无能,百姓疾苦。司空图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这种现状深感痛心。他曾多次上疏劝谏皇帝,希望朝廷能够整顿朝纲,振兴国家,但都未能得到采纳。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司空图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诗歌之中,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百姓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