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滩作
怅矣秋风时,余临石头濑。因高见远境,尽此数州内。
羽山数点青,海岸杂光碎。离离树木少,漭漭湖波大。
日暮千里帆,南飞落天外。须臾遂入夜,楚色有微霭。
寻远迹已穷,遗荣事多昧。一身犹未理,安得济时代。
且泛朝夕潮,荷衣蕙为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寂寥的秋风中,我来到了石头濑。登高望远,景色尽收眼底。
山巅绿如点翠,海岸闪烁着光芒。树木稀疏,湖水广阔无垠。
太阳落山,千帆竞发,向南远航,消失在遥远的天际。夜幕降临,楚地的色彩变得朦胧。
追寻古人的足迹,已经走到尽头,忘却荣誉的事实在令人困惑。我自身的道路尚未明了,怎能救助这个时代的苦难呢?
暂且随波逐流,度过朝朝暮暮的时光,身着荷叶做成的衣裳,腰系蕙草做的腰带。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怅矣秋风时:指在秋风吹拂之时感到惆怅的心情。
2. 余临石头濑:我在石头滩边。
3. 因高见远境:站在高处能看到更远的景色。
4. 尽此数州内:这一片区域内包括了许多州。
5. 羽山:位于山东省临沂市。
6. 海岸杂光碎:海岸线上光影斑驳。
7. 离离树木少:树木稀少。
8. 漭漭湖波大:湖面广阔。
9. 日暮千里帆:太阳即将落山,看到远处千里的船只。
10. 南飞落天外:船向南航行,仿佛消失在天空之外。
11. 须臾遂入夜:很快夜色降临。
12. 楚色有微霭:楚国一带被薄雾笼罩。
13. 寻远迹已穷:探寻远方的踪迹已经无法继续。
14. 遗荣事多昧:放弃功名的事多数人都难以理解。
15. 一身犹未理:自身的事情还没有处理妥当。
16. 安得济时代:怎么能拯救这个时代?
17. 且泛朝夕潮:姑且随着早晚的潮水漂流。
18. 荷衣蕙为带:以荷花为衣,用蕙草为腰带。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身处石头滩时的所见所思。诗人以开阔的视野描绘了远方的山水景色,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身世浮沉的感慨。在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人生道路的深思熟虑。通过对比石滩的广阔景象与自己的渺小处境,诗人流露出了一种强烈的孤独感。然而,这种孤独并非消极的,而是一种深沉的沉思,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头滩作》是唐代著名诗人崔国辅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初唐时期,大约在公元700年左右。这一时期的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事业空前活跃。
在崔国辅的一生中,他曾担任过国子监博士、礼部员外郎等职务,颇有文名。然而,他在官场上并不得志,时常感叹人生无常。在《石头滩作》一诗中,他以石头滩的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自己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在这一时期,唐朝的社会风气崇尚文艺,诗歌成为文人墨客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崔国辅的诗风清丽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心境,深受当时人们的喜爱。他的许多作品都被收录在《全唐诗》中,成为后世研究唐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