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九日侍宴应制

标题包含
九日侍宴应制
运偶千年圣,时传九日神。 尧樽列钟鼓,汉阙辟钩陈。 金箓三清降,琼筵五老巡。 始惊兰佩出,复咏柏梁新。 云鴈楼前晚,霜花酒里春。 欢娱无限极,书劒太平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碰巧一千年来的圣贤,时常会传授九天之神的力量。 尧帝的酒樽摆设着钟鼓,汉代的宫殿打开大门接纳众臣。 金色符箓带来三位天神降临,琼玉般的筵席上五位仙人依次巡视。 开始惊喜于佩戴的兰花出现,接着再次吟咏柏梁诗篇的新的篇章。 云雁楼前的晚上,霜花在酒中绽放如春。 欢愉的心情无边无际,这是诗书剑法修养下的太平人。
去完善
释义
1. 运偶千年圣:指运气巧合的遇到千年一见的圣人,这里可能指的是唐玄宗。 2. 时传九日神:借重阳节的神韵传承至今。 3. 尧樽列钟鼓:仿效尧舜时期的宴会布置,排列钟鼓。 4. 汉阙辟钩陈:模仿汉代的建筑风格,如钩陈门等。 5. 金箓三清降:道家的神明降临。 6. 琼筵五老巡:五位仙人依次出席宴会。 7. 始惊兰佩出:宴会上有佩戴香草的人士出场。 8. 复咏柏梁新:咏颂《柏梁台诗》中的句子。 9. 云鴈楼前晚:云雁楼的夜景。 10. 霜花酒里春:霜降时节的酒宴。 11. 欢娱无限极:宴会上的欢乐没有尽头。 12. 书劒太平人:有学识、有武艺的人可以过上太平的生活。
去完善
赏析
《九日侍宴应制》是崔国辅描绘帝王与臣子共庆重阳节的场景。首联点题,写皇帝在重阳这一天举行盛宴,以庆祝佳节;颔联进一步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钟鼓齐鸣,群臣云集;颈联写到神仙降临,五老巡宴,寓意帝王的统治得到上天的庇佑;颔联则通过对比“始惊”和“复咏”,展示出宴会的气氛变化,既有意外之喜,也有赞叹新诗。 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展现出盛世气象:“云鴈楼前晚,霜花酒里春”,既有夜幕下的鸿雁,又有霜花中的美酒,营造了欢快、祥和的氛围。尾联则以此为基础,强调了自己作为太平人的欢愉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日侍宴应制》是唐朝诗人崔国辅以重阳佳节为背景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描述了重阳节这天,作者在皇宫中参加宴会的场景,体现了宫廷生活的繁华和盛世的繁荣景象。这首诗是在唐玄宗时期创作的,此时正值大唐盛世,国富民强,文化繁荣,诗歌艺术达到了高峰。 在这首诗的创作时期,崔国辅本人已经步入中年,历经宦海沉浮,对于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历任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等职,擅长撰写骈文,尤以五言律诗著称,他的诗风朴素,语言简练,意境优美。 在同一时期,唐朝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对外交流广泛,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特别是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政治稳重,文化昌盛,科举制度逐渐完善,涌现出大批文人墨客,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在这样的背景下,崔国辅凭借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雅的诗风,成为了唐代著名的文学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