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
红荷楚水曲,彪炳烁晨霞。
未得两回摘,秋风吹却花。
时芳不待妾,玉珮无处夸。
悔不盛年时,嫁与青楼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红色的荷花在弯曲的水边,就像闪耀的晨霞一样夺目。还没有等到采摘两次,就被秋天的风吹落了。美好的时光不会等待我,我的玉佩也无处可以炫耀。真后悔在我年轻的时候,没有嫁给一个富贵人家。
去完善
释义
1. 红荷:指红色的荷花。
2. 楚水曲:楚地的水边弯曲处。楚水,源出湖北省宣恩县东的清江,流经重庆市长阳县西。
3. 彪炳:光芒四照的样子。
4. 烁:闪烁,闪耀。
5. 晨霞:早晨的彩霞。
6. 两回摘:采摘两次。这里暗示花期短暂。
7. 吹却:吹落。
8. 时芳:应时的花卉。
9. 不待妾:没有等待我。
10. 玉珮:古代贵族妇女佩戴的玉饰。
11. 无处夸:无法向别人炫耀。
12. 盛年:青春年华。
13. 青楼家:指富贵人家。
去完善
赏析
《古意》描绘了一幅秋日荷花的美景,以鲜明的色彩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首句“红荷楚水曲,彪炳烁晨霞”描述了红艳的荷花在曲折的湖水中熠熠生辉,犹如晨曦中的霞光一般灿烂夺目。这一景象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和生命力。次句“未得两回摘,秋风吹却花”则传达了一种无奈之情:尚未等到两次采摘,秋风就已吹落花朵,暗示着美好时光的短暂。
接下来的诗句“时芳不待妾,玉珮无处夸”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鲜花不等她这个美人,她的玉佩也无法得到展示的机会。这表明她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未能找到理想的伴侣,为自己的青春虚度而感到遗憾。
最后两句“悔不盛年时,嫁与青楼家”是诗人发出的深深叹息:如果能在年轻的时候选择嫁给一个富有的男人,也许如今的生活会好过一些。这里的“青楼家”并非指卖笑女子,而是富贵人家的象征。但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无奈的情绪,因为人生无法重来,错过的事物永远无法挽回。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荷花之美,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难驻的感慨,以及对未能抓住幸福机会的悔恨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古意》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大唐王朝的鼎盛时期,也就是公元7世纪末期到8世纪初。这一时期,唐朝在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后,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
在这个时期,崔国辅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曾任过御史、礼部员外郎等官职。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田园风光、表现隐逸生活为主题,语言清丽,风格淡雅。《古意》这首诗正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在《古意》这首诗中,崔国辅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画卷,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种情感与当时盛行的儒家士大夫的理想追求相契合,体现了唐朝文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