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小长干曲

标题包含
小长干曲
月暗送潮风,相寻路不通。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月色昏暗时微微起风,想要寻找却无路可通。歌声不断传来,知晓她定在池塘中央。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长干:古金陵里巷名,在今南京市。 2. 月暗送潮风:形容夜晚海潮来临的景象。 3. 相寻路不通:找不到对方的路。 4. 菱歌:采菱人唱的歌谣。 5. 不彻:未完待续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小长干曲》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貌的诗歌。诗中通过描绘月暗、送潮、菱歌等景物,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于水乡风光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句“月暗送潮风”,描述了月暗之时,江面上吹来的送潮之风。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时间,还暗示了地点,展现了江南水乡夜晚的风貌。 第二句“相寻路不通”,则讲述了由于道路受阻,无法找到心中所寻之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的无奈和惆怅之情。 第三句“菱歌唱不彻”,描述了在水面上回荡的菱歌声。这句诗表现了江南水乡的繁华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心绪并未因为找不到所寻之人而变得低落。 最后一句“知在此塘中”,则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猜想:或许所寻之人就在这个池塘之中。这句诗为全诗留下了一个悬念,使得读者不禁想象那位神秘的人物究竟是谁,以及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故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小长干曲》是唐代诗人崔国辅的一首描绘江南水乡风情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755年至756年之间,正值唐朝安史之乱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而江南地区相对较为安定,因此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避乱。 此时,崔国辅的人生际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原本在朝廷任职,但因为战乱和仕途的不顺,来到了江南地区。在这里,他目睹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朴实生活,这些都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背景也相当复杂。一方面,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的国力大减,民众生活困苦;另一方面,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这种鲜明的对比,使崔国辅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从而创作出了一系列描绘江南水乡风光的诗篇,如《小长干曲》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