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有■
山泽有臞儒,骨相无食肉。平生藜苋肠,愧负诗书腹。碧涧掇香芹,雕盘堆苜蓿。艰苦谋一饱,未免穷途哭。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味厌五侯鲭,嘉蔬列琼玉。云自楚中来,芳辛有馀馥。一笑下箸空,鲸饮荐醽醁。吟馀诗思清,如行湘水曲。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山中水边有位清瘦的学者,他的相貌并不适合吃肉。他一生都在吃着粗糙的食物,却怀揣着满腹的诗书。在清澈的溪涧里摘取新鲜的芹菜,简陋的盘子里摆放着苜蓿。为了谋求温饱,他有时也免不了在困境中哭泣。如今您每天享用着丰盛的美食,佳肴美味永不欠缺。对于那些尊贵的菜肴,您的口腹之欲已经得到满足。食物来自于楚地,依然保留着清新的香气。您在品尝佳肴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它的美好,就仿佛正在饮用美酒。餐后您能感觉到诗歌带来的清新灵感,就像行走在湘江的岸边。我们不再能看到湘君的身影,只能期待有一天能像他那样展翅飞翔。
去完善
释义
1. 山泽:指山水之间;2. 臞儒:瘦弱的读书人;3. 骨相:人的骨骼相貌;4. 食肉:吃肉的意思;5. 平生:平素,平常;6. 藜苋:两种野菜,代指粗劣的食物;7. 诗书腹:学识渊博的肚子,这里用来形容富有学问的人;8. 碧涧:青绿色的溪水;9. 香芹:一种草本植物,这里的意思是形容芹菜的香气四溢;10. 雕盘:精美的盘子;11. 苜蓿:一种豆科植物,可作饲料;12. 艰苦:艰难困苦;13. 谋一饱:谋求一顿饱腹的饭菜;14. 穷途哭:处在困境中痛哭流涕;15. 君:尊称对方;16. 万钱:极言奢侈;17. 肥甘:美味佳肴;18. 五侯鲭:形容贵族之间的宴请;19. 嘉蔬:美味的蔬菜;20. 琼玉:形容菜肴精美;21. 云自楚中来:意为这美食是从楚国带来的;22. 芳辛:香味;23. 有馀馥:形容香味浓郁;24. 一笑:形容大方;25. 下箸:使用筷子夹菜;26. 空:形容不吝啬;27. 鲸饮:豪饮;28. 荐:进献;29. 醽醁:美酒;30. 吟馀:吟咏之后;31. 诗思清:诗情清新;32. 如行湘水曲:仿佛行走在湘水边;33. 湘君:湘水之神;34. 不复见:不再见到;35. 直欲:简直想要;36. 黄鹄:天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楚有■”,作者是南宋诗人杨冠卿。全诗描绘了贫穷与富贵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食物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先,诗人以“山泽有臞儒”开篇,表达了生活在贫困之中的学者形象。他们虽然没有享受到丰盛的美食,却拥有诗书满腹的智慧。接着,诗人用“平生藜苋肠,愧负诗书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境,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无奈。
紧接着,诗人通过“碧涧掇香芹,雕盘堆苜蓿”两句描绘了山区人民饮食的简朴,以及虽然艰难但仍能享受美食的乐观态度。然而,当面对生活的困苦时,仍然无法避免“穷途哭”的命运。
随后,诗人以“君今食万钱,肥甘非不足”转向了富贵的生活。尽管吃遍美食,仍觉满足不了口腹之欲。而更过分的是,他们还嫌弃那些贫贱之人辛勤劳作得来的佳肴。
在这鲜明的对比之后,诗人以“云自楚中来,芳辛有馀馥”表达了自己对从楚国带来的菜肴的喜爱,并为此笑对那些沉迷于奢侈生活的人。最后,诗人借“吟馀诗思清,如行湘水曲。湘君不复见,直欲跨黄鹄”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理想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不同生活境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在诗人看来,人生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物质享受,而是在于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充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楚有■》是南宋著名诗人杨冠卿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187年,正值南宋中期,金人侵扰江南地区之际。杨冠卿在此时期经历了人生的许多波折,如任地方官职、退居田园等。
在这一特殊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虽在抗金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内部矛盾和腐败现象严重。作为一位关心国家命运的诗人,杨冠卿在这首诗中以“楚有■”为题,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的忠诚。他借用战国时期楚国将领■破齐军的故事,呼吁南宋朝廷效仿古人,振奋民族精神,共同抵抗外侮。
此外,杨冠卿还关注民生疾苦,他在这一时期的诗作中表达了对于农民生活困苦的关切。这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以及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