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清平乐

标题包含
清平乐
翠团嘉树。 杜宇呼春去。 帘卷金泥凝望处。 几点红薇香雨。 等闲过了花时。 殷勤来问酴醿。 恰有一枝春在,画楼红日林西。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冠卿(1905年-1989年),原名杨光烈,字冠卿,号松竹斋主人。他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诗人、教育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杨冠卿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小团和美丽的树木。 杜鹃鸟呼唤春天的离去。 窗帘卷起,金色的泥土凝固在远处的角落。 几滴红色蔷薇花香如雨般落下。 随意地度过了花期。 热情地向酴醿询问。 恰好有一枝春天在此,画楼的红日在林子的西边。
去完善
释义
1. 翠团嘉树:翠团,指绿色的团状物,这里指树木;嘉树,美好的树木。 2. 杜宇:古蜀国国王,死后化为杜鹃鸟,春末夏初啼叫,鸣声凄厉。这里借杜宇表达春天将要离去。 3. 金泥:金黄色的泥,这里代指富贵人家精致的门帘。 4. 红薇:红色的蔷薇花。 5. 香雨:带有香味的雨,形容花朵的香气。 6. 等闲:轻易地,随便地。 7. 花时:花开的时节。 8. 殷勤:热情周到。 9. 酴醿:又名佛见笑,一种夏季开放的白色花朵。 10. 恰有:刚好有。 11. 画楼:绘有图案的楼房。 12. 红日:太阳即将落山的时候。 13. 林西:树林的西边。
去完善
赏析
词中“翠团嘉树”一句,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接下来的“杜宇呼春去”则透露了春天即将消逝的遗憾感。接下来的“帘卷金泥凝望处”以及“几点红薇香雨”两句,更进一步渲染了暮春时节的氛围,其中“金泥”和“红薇香雨”皆为细节之处见真情,展现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文字功底。 接下来作者用“等闲过了花时”流露出对春光流逝的感慨,接着又通过“殷勤来问酴醾”表达对暮春花朵仍在绽放的欣赏和关切。最后“恰有一枝春在,画楼红日林西”,诗人把视野从繁花转移至独树一帜的花朵,通过这一支春的绽放,写出了生命力的坚韧。整首词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季节变换结合起来,营造了深远的意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平乐》是南宋著名词人杨冠卿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8年至1194年间,这是杨冠卿在南宋担任地方官员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他关注民生,体恤百姓,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由于南宋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他的理想并未完全实现。 在创作这首词时,杨冠卿已经年逾五十,人生阅历丰富。他曾参与抗金斗争,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这些经历使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产生了深深的忧虑。此外,他还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崇尚忠诚、仁爱、公正等美德。这些都为他创作这首词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在《清平乐》一词中,杨冠卿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田园风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象背后,他却感受到了时代的沉重压力。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乱频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面对这样的现实,杨冠卿深感无力,只能借词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担忧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