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亲征诏 其一
诏语深醇告万方,便知九鼎不劳扛。
波臣奔走扶黄屋,约束风涛过大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诏令的内容深刻而丰富,宣告给广大的民众,让大家知道国家的权威是不需要额外强调的。众臣们为皇帝服务,确保皇帝的安稳,就像控制住波涛汹涌的江河,使其平静渡过。
去完善
释义
"亲征诏":是皇帝对外发布出征的诏书。这里所说的是南宋时期宋宁宗发布的亲自出征抵抗金人的诏书。
"深醇":深沉厚重。"醇"在此处有深厚之意。
"告万方":意指向四面八方宣告此消息。"万方"为古代对天子的尊称。
"九鼎":中国古代的一种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重器。这里指的是国家的政权。
"波臣":指水族或治水的人。这里泛指在战争中服役的民众。
"黄屋":古代帝王所乘车子上的黄色车盖。这里借指皇帝,表示皇帝出征。
"约束风涛":使风浪平静的意思。
"大江":即长江。此处形象地用长江比喻面临的困难与风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读亲征诏 其一》,写的是作者阅读圣上亲征的诏书后的感慨。首句“诏语深醇告万方”意为皇帝的诏书言辞深沉醇厚,传告于天下百姓。第二句“便知九鼎不劳扛”是说从此诏书中可以看出国家稳重,九鼎无虞,皇帝威仪自然外显,不必特别彰显。第三句“波臣奔走扶黄屋”,写长江之滨的臣子们为君主效忠,四处奔忙。最后一句“约束风涛过大江”则寓意君主虽有风涛在侧,但他依然能够指挥若定,从容度过。整首诗主题突出,展现了君主的威严与智谋,以及臣民对他的拥戴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读亲征诏·其一》是南宋诗人杨冠卿的一首咏史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正值金国南侵、南宋朝廷动荡不安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杨冠卿的生活经历了较大的波折。他曾因战乱而离家避祸,后来进入官场,却因直言不讳而被排挤。这些经历使他深刻地感受到了国家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从而激发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忧患意识。
在时代背景方面,嘉定年间,南宋朝廷在与金国的战争中屡战屡败,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宋宁宗在位期间,他力图改革,但受到权臣韩侂胄等人的阻碍。嘉定和议后,金国对南宋的态度日益强硬,多次南侵,使南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