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残霞夕照西湖好
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凉生。莲芰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南天际,明月渐升,浮云消散,亭台栏杆处泛起丝丝凉意。莲花与菱角散发着清新香气,微风从湖面吹来,令人酒意全消。

去完善
释义
莲芰:即莲花和菱角;轩槛:指亭台楼阁的栏杆。

去完善
赏析
上片写黄昏时分的西湖景致,以“残霞”开篇,点明时间,随即展开一幅静谧优美的画卷。“花坞苹汀”与“十顷波平”相映成趣,既写出湖中植被丰茂,又展现湖水的宁静开阔。“野岸无人舟自横”一句更添几分悠然自在之感。
下片转入夜晚,随着月亮升起,场景由暖色调转为清冷幽静。“浮云散”暗示心境明朗,“轩槛凉生”则传递出秋夜特有的清凉。结尾处“莲芰香清”与“水面风来”形成嗅觉与触觉的双重体验,最后以“酒面醒”收束,暗喻在自然怀抱中涤荡尘虑、回归本真的状态。
整首词语言清新雅致,意境深远,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充分体现了欧阳修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捕捉与深情寄托。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至颍州。这段仕途坎坷并未消磨他的意志,反而让他更加寄情于山水之间。在颍州任上,他常流连于西湖美景,写下十首《采桑子》组词,此为其中之一。此时的欧阳修已过不惑之年,历经宦海沉浮,更懂得在自然中寻觅心灵慰藉。这首词正是他在黄昏时分泛舟西湖,感于眼前静谧优美的景致所作,寄托了恬淡闲适的心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