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柳塘微雨。
两两飞鸥来复去。
倚遍重阑。
人在碧云山外山。
一春离怨。
日照绮窗长几线。
酒病情魔。
两事春来无奈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柳树旁的池塘飘着细雨。
一对对海鸥飞来又飞走。
我靠着栏杆四处张望。
人在青山之外的青山里。
整个春天都在思念亲人。
阳光照在绮丽的窗户上,感觉像是长长的几根线条。
病中的我想借酒消愁。
但这两件事在春天来临时都无法实现。
去完善
释义
1. 柳塘:柳树成荫的池塘。
2. 微雨:指细雨蒙蒙。
3. 两两:两个一起或一对对的意思。
4. 飞鸥:飞翔的海鸥。
5. 复去:往返飞行。
6. 倚遍重阑:倚靠着层层叠叠的栏杆。
7. 碧云:云雾缭绕的高峰。
8. 一春:整个春天。
9. 离怨:离别时的忧伤情绪。
10. 绮窗:装饰华美的窗户。
11. 长几线:指阳光照在窗户上形成的光线。
12. 酒病:因饮酒过量引起的身体不适。
13. 情魔:形容难以控制的情欲或感情困扰。
14. 两事:指饮酒和患病。
15. 奈何何:无计可施、无法解决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米友仁的《减字木兰花》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的诗篇。诗人以细致的观察力捕捉了柳塘微雨、飞鸥往来等景象,同时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春天的感慨。米友仁的词风清雅,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将个人的心境与外部世界的变化紧密相连,展现出一幅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春日画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是南宋著名画家、书法家米友仁的一首词作。米友仁生于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是南宋四家之一,与当时的名家如陆游、辛弃疾等人有着广泛的交往。他擅长山水画,尤其在笔墨技法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在创作这首词时,米友仁正值中年,他的艺术成就已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他的人生际遇却并不如意。当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对金国采取求和策略,使得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米友仁作为一位爱国文人,对此深感忧虑。
这首《减字木兰花》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生活的感慨。词中“绿杨堤畔”、“青草池塘”等景象,反映出作者对江南水乡风光的热爱;而“杜鹃啼处春如梦”则暗示了国家局势的动荡不安。整首词以婉约的词风,展现了米友仁深沉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