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人日偶得酒果因与客饮成鄙句并纪海外风物之异

标题包含
人日偶得酒果因与客饮成鄙句并纪海外风物之异
燕归茅屋草芊绵,节物方惊海外偏。 风扫落花春寂寂,雨添幽涧水涓涓。 腊醅每谢邻邦餽,北果来从贾客船。 胜日漫逢聊一笑,白头那问岁时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李光,字泰发,号转庵,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李光生于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年),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中进士,历任县令、知州等职。在任期间,他...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燕子回到茅屋周围的草丛中,生机勃勃。季节的变换让人惊讶,仿佛一切都在海外翩翩起舞。风轻轻吹过,落花如诗,春天宁静美好;细雨滋润着山涧的小溪,流水潺潺。大家彼此分享自家的腊酒,感谢邻国之间的馈赠;北地的水果也随着商人的船只而来。在这样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尽情欢笑,不再关心时光流逝,白发满头。
去完善
释义
1. 燕归茅屋:此处化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意境,表达和平年代生活安稳的场景。 2. 节物:指民间风俗和活动。 3. 海外:中国以外的地区。 4. 风扫落花:指春风吹落花朵的景象。 5. 春寂寂:春天寂静的样子。 6. 雨添幽涧:春雨使幽深的山涧水量增加。 7. 涓涓:细水长流的样子。 8. 腊醅:冬天酿制的酒。 9. 邻邦餽:邻国之间的互相馈赠。 10. 北果:北方产的各种水果。 11. 贾客船:载着货物的商船。 12. 胜日:美好的日子。 13. 白头:年老的自己。 14. 那问:即不问。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李光所作,抒发了作者旅居海外的感慨和悠闲自得的心情。开篇两句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燕子回到茅草屋,万物生机勃勃,让人感叹身处海外的时令差异。紧接着,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风吹过,花落满地,带来春天的寂静;春雨滋润,幽涧流水潺潺。 第四、五两句提及了腊醅(一种美酒)以及来自北方的水果,这些都是邻居或商人馈赠的礼物。这些美好的物品,代表了朋友间的关怀与温暖,也体现了异域他乡的风土人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乐观态度,面对岁月流转、时光荏苒,他选择保持一颗平常心,与朋友共度的欢乐时光才是最重要的。整首诗在细微处见真情,既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修养,又展现了其豁达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人日偶得酒果因与客饮成鄙句并纪海外风物之异》是南宋诗人李光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80年,即宋孝宗淳熙七年。 这个时期,李光担任提举广东市舶使,负责管理海上贸易事务。当时南宋朝廷为增加财政收入,鼓励对外贸易,市舶制度得以加强。在这期间,李光发现并品尝了一种名为“酒果”的海外水果,这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海上丝绸之路逐渐繁荣,中国和外国之间的贸易交流日益密切。很多海外商品传入中国,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李光作为市舶使,对这一现象有着直接的观察和体验。 综上所述,《人日偶得酒果因与客饮成鄙句并纪海外风物之异》这首诗歌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理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南宋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