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田家竹亭

标题包含
宿田家竹亭
我家西山巅,四壁皆此君。 朅来事奔驰,日与茅苇亲。 方思坡仙诗,恐入俗士群。 止我宿者谁,此君满其门。 颀然千百夫,一见若故人。 夜深清风来,好音梦中闻。 呼童启北窗,为渠炷炉芬。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裘万顷(1079年-1148年),字元量,号竹洲,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是南宋初期“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裘万顷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并未取得功名。后来,他在地方任职,担任过江西...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家的房子建在西山之巅,四面墙壁上都铺满了竹子。然而,由于生活的奔波忙碌,我已许久未亲近过这些竹子和它们为伴了。每当我想起苏轼的诗句“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时,就担心被那些不懂得欣赏美好事物的人所包围。 在我家居住的都是谁呢?都是这些挺拔直立、枝叶茂盛的竹子。他们就像是我的朋友们,尽管从未开口说话,却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存在。深夜中,当微风拂过,还能听到他们在风中低语的声音,就像是在梦境中的美妙音乐。 于是,我叫来小童,打开北边的窗户,为这些朋友燃起了炉火,希望他们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宿:住宿 2. 田家:农家 3. 竹亭:用竹子建造的凉亭 4. 西山:泛指诗人家乡附近的山峰 5. 四壁:房屋的四壁 6. 此君:对竹子的尊称 7. 朅来:离开故乡外出谋生 8. 日与茅苇亲:每天都与茅草和水边的芦苇亲近 9. 坡仙诗:苏东坡的诗歌 10. 俗士群:平庸的人群 11. 止我宿者谁:让我住宿的是谁 12. 满其门:到处都是竹子 13. 颀然:高大的样子 14. 千百夫:形容竹子众多 15. 一见若故人:一见面就像多年的老朋友 16. 好音:悦耳的声音 17. 呼童启北窗:呼唤童子打开北面的窗户 18. 为渠炷炉芬:为他点燃香炉里的香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我家西山巅”开篇,表达了他的家居环境与竹子的密切关系,接着通过描述自己因事务繁忙而远离了竹子,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感慨和对竹林生活的向往。诗人把自身经历与苏轼的诗句相结合,传达出对苏轼的敬仰和对自己生活的思考。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自己偶然住宿在竹亭中的情景,将竹子比作彬彬有礼的贤达之士,表达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通过“夜深清风来,好音梦中闻。呼童启北窗,为渠炷炉芬。”描绘出在静谧的夜晚,听着风吹竹叶的声音,感受到竹林的清新空气,体会到一种宁静致远的境界。 整首诗在表达对竹子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感悟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对高洁品质和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宿田家竹亭》是南宋诗人裘万顷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7年,正值南宋时期。此时中原沦陷,南宋偏安一隅,家国之悲、民生之忧弥漫在士人心中。 裘万顷生逢乱世,一生功名未遂,曾任江西漕司干办、尚书郎等职,后辞官回乡,致力于教化乡民。他的诗歌以田园生活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场景和农民的艰辛。 在《宿田家竹亭》这首诗中,裘万顷描绘了夜晚住宿农家竹亭的情景。通过观察田野风光,他表达了自己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同时,他也感慨国家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希望战争早日结束、国家安宁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