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长老写师真请赞
顽无所知,说无照对。
弄假像真,遭人笑怪。
花擘临济黄檗,佛法未梦见在。
在在在,是处清风动天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顽童无知,所言无法对照事实。
故意假装真实,只会被人嘲笑和奇怪。
效仿黄檗与临济的故事,对于佛法还一无所知。
无处不在、无时不刻,只有清新的风和自然的声音萦绕耳边。
去完善
释义
1. 顽:无知;不明事理。
2. 说无照对:语言无法表达内心真实的领悟。
3. 弄假像真:故意装出一副有所领悟的样子。
4. 花擘:形容技巧高超的演艺。
5. 临济黄檗:禅宗公案中的两位高僧,这里用来比喻知识渊博。
6. 佛法未梦见在:指没有真正理解佛法的真谛。
7. 是处清风动天籁:形容所处之处的风清云淡,自然和谐的美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词以讽刺的口吻描绘了一个性长老的形象,他对自己无知的事情妄加评论,故弄玄虚,让人嘲笑。他的无知使他无法理解临济和黄檗的佛法真谛,而他的行为却宛如清风拂面,唤起人们的天籁之音。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对那些自以为是、愚昧无知者的批判和嘲讽,同时也表现出对真正的智慧和真理的追求与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性长老写师真请赞》,是由南宋著名诗人释祖先所创作的。诗中的“性长老”是指一位名叫性的僧人,而“写师真”则是指为他画像的行为。整首诗表达出对性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4年左右,正值南宋中期。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佛教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传播。释祖先作为一名禅宗弟子,对这个时期的禅宗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在释祖先的一生中,他曾多次云游四方,探访名胜古迹,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曾在寺院里担任住持,主持法事活动,弘扬禅宗文化。在这个时期,他与性长老成为了好友,对性的品行和修为赞不绝口,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赞美性长老的德行。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社会对禅宗文化的认可度较高,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喜欢与僧人交往,探讨禅理。释祖先作为一位禅宗诗僧,他的诗作深受当时文人的喜爱和推崇。而性长老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他的形象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佳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