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吕】朝天子_携美姬湖上
携美姬湖上
远山,近山,两意冰弦散。行云十二拥翠鬟,搀不定春风幔。锦帐琵琶,司空听惯,险教人唤小蛮。粉残,黛减,正好向灯前看。
锦筝,玉笙,落日平湖净。宝花解语不胜情,翠袖金波莹。苏小堤边,东风一另,怕羞杀林外莺。方酒醒,梦惊,正好向灯前听。
玉舟,渐收,淡淡双蛾皱。鸳鸯罗带几多愁,系不定春风瘦。二八芳年,花开时候,酒添娇月带羞。醉休,睡休,正好向灯前候。
美哉,美哉,忙解阑胸带。鸳鸯枕上口揾腮,直恁么腰肢摆。朦胧笑脸,由他抢白,且宽心权宁耐。姐姐,奶奶,正好向灯前快。
咏美
翠梳,浅铺,粉汁香尘素。画阑谁与月同孤,试听高唐赋。云堆玉梳,多情眉宇,有离人愁万缕。若还,寄取,罗帕上题诗去。
柳腰,翠裙,不似昨宵困。轻风吹散晓窗云,花落佳人鬓。璧月多情,黄昏谁近,素盈盈罗帕尘。泪痕,尚存,须寄与东风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携美姬游湖
远近山景,两人在碧波之上弹琴歌唱。悠扬的曲调如同行走的云朵,翠色的发髻犹如春风中的花朵摇曳。华丽的锦帐,弹奏着琵琶,动人心弦。
明亮的湖面如镜,映衬着湖边的繁花和玉笙的乐音。善解人意的宝花难掩情深,翠袖与波光相映成趣。苏小的堤岸旁,东风吹拂,婉转的莺啼似乎也有些害羞。刚刚从微醺中清醒,犹如梦境初醒,正好一起欣赏这美妙的景致。
小舟渐渐靠岸,美人们双眉微蹙,罗带上凝聚着无尽的忧愁,春风依旧消瘦。十八岁的青春年华,恰是花朵盛开的时刻,美酒与明月相映成趣,添上一抹娇羞。醉眼迷离,沉沉睡去,正好在灯火阑珊处守候。
真是美妙!美人儿们纷纷解开腰带,鸳鸯枕上显露出娇美的笑容,轻摆腰肢,尽显婀娜多姿。对于她们的美丽,我们唯有欣赏,宽心静待。姐妹们,奶奶们,请尽情地享受此刻吧!
赞美美好
用翠绿色的木梳轻梳秀发,涂抹上淡雅的脂粉,散发出幽香。谁在月光下独自一人吟唱?试着听听那高亢的歌声。云雾般的发丝,深含情感的目光,都藏着无数的离愁别绪。如果想让远方的她知道你的心声,就把这首诗写在罗帕上送给她吧。
柳枝般的细腰,翠绿的裙子,不再是昨晚的那般疲倦。轻风吹散了清晨窗前的云朵,花儿悄然落在美人的鬓角。月儿多情,黄昏时分,谁会靠近?纯净的罗帕上沾满了尘埃,泪痕依稀可见。带着这未干的泪痕,托东风传递消息吧。

去完善
释义
1. 美姬:古代对年轻貌美的女子的称谓。
2. 冰弦:用冰蚕丝制作的琴弦,质地优良,这里指代乐器发出的优美声音。
3. 十二行云:形容音乐旋律美妙,如同天空中的行云流水。
4. 翠鬟:绿色的发髻,比喻美女的发髻。
5. 搀:牵制,这里指春天的风难以把握。
6. 锦帐琵琶:在锦绣的帐幕下弹奏琵琶,形容音乐的动听。
7. 司空:司空见惯,常见的事物或现象。
8. 小蛮:古代对美女的称谓。
9. 粉残:脸上的妆容被泪水冲刷掉。
10. 黛减:眉毛被泪水晕染淡去。
11. 灯前看:在灯光下仔细查看。
12. 宝花:用珍贵的宝石制作的花饰。
13. 解语:能理解人的话语,形容善解人意。
14. 金波:金色的水光,这里指代美女的眼神。
15. 苏小堤边:这里指代风景优美的湖边。
16. 东风:春天的风。
17. 另:移动。
18. 羞杀:让……害羞。
19. 林外莺:树林外的黄莺鸟。
20. 方酒醒:刚醒酒。
21. 梦惊:从梦中惊醒。
22. 玉舟:玉制的船形酒杯。
23. 双蛾皱:指女子美丽的双眉微皱。
24. 鸳鸯罗带:带有鸳鸯图案的丝带。
25. 春风瘦:春天的风让人感觉有些瘦弱。
26. 二八芳年:指16岁的少女。
27. 花开时候:花开的季节。
28. 娇月带羞:月亮带着羞涩的光芒。
29. 醉休:喝醉了休息。
30. 睡休:睡着了休息。
31. 灯前候:在灯光下等候。
32. 忙解阑胸带:急忙解开胸前的衣带。
33. 口揾腮:用嘴巴擦拭脸颊。
34. 直恁么:就这样。
35. 腰肢摆:扭动腰肢。
36. 姐姐:对女性长辈的尊称。
37. 奶奶:对老年女性的称呼。
38. 权宁耐:暂且忍耐。
39. 咏美:赞美美女。
40. 翠梳:绿色的梳子。
41. 浅铺:浅浅地铺展开来。
42. 粉汁:化妆用的白粉。
43. 香尘素:尘土上沾染了香味。
44. 高唐赋:《高唐赋》是描绘巫山神女的汉赋,这里指代美丽的故事。
45. 画阑:绘有图画的长廊。
46. 月同孤:月亮孤独地悬挂在空中。
47. 罗帕上题诗去:将诗句写在手绢上送出去。
48. 柳腰:柳树般的细腰。
49. 翠裙:绿色的长裙。
50. 不似昨宵困:不像昨晚那样疲惫。
51. 轻风吹散晓窗云:清晨的风吹散了窗户上的雾气。
52. 花落佳人鬓:花瓣落在佳人的鬓角。
53. 璧月多情:明月多愁善感。
54. 泪痕,尚存:泪痕还在。
55. 须寄与东风信:需要将这个信息传递给春风。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曲词所描绘的是一位与美姬同游的场景。首句“携美姬湖上”便展示了这一场景的开端,紧接着通过远山、近山的映衬,以及冰弦声的悠扬,展现出一派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第二段以湖上的景象为主,但重心转移到锦帐中的琵琶演奏和美人身上。作者巧妙地将美人的形象与乐曲融为一体,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第三段进一步描绘了日落时的平湖景色,提到了宝花、苏小堤等元素,将画面渲染得更加丰富多彩。这里既表现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暗含着人物间的情感交流。
第四段开始聚焦于美姬的形象,通过玉舟、双蛾、鸳鸯罗带等意象,展现了她在春风中的姿态和略带愁绪的心情。同时,通过醉酒、沉睡等细节,更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第五段则描绘了美姬在灯前的情景,并借助一系列称谓(如姐姐、奶奶)揭示了人物之间的亲密关系。
最后两段转向对美的颂扬,通过翠梳、粉汁、玉梳等元素表现出一幅如梦如幻的画面。这段描写既是对美姬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中吕】朝天子_携美姬湖上》这首词是元朝张养浩的作品,创作于其晚年时期。这一时期,张养浩已经退居山林,过上了与世无争的生活。
在元代,社会等级森严,士人阶层地位较高,而张养浩本人也出身名门望族,因此在这首词中,他带着对美姬的欣赏和喜爱,展现了当时上层社会的文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另一方面,元朝是一个民族多元的时代,各种文化交流融合,也为文学艺术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张养浩在这首词中,巧妙地将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为一体,使作品充满了浓厚的民族特色。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