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禅月大师画罗汉像赞

标题包含
禅月大师画罗汉像赞
禅月罗汉应身,画出罗汉形像。 丝毫无得渗漏,虚空捏作一团。 拈来挂虚空中,咄咄咄咄咄咄。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如珙(1286年-1363年),俗名朱熹,字元晦,号晦庵,又号云谷老人。他是南宋末年、元朝初年的著名理学家、教育家、诗人,被誉为“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 释如珙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禅月:法号,指唐朝时期的著名画家卢楞伽,又作卢剑波,工佛像人物画。 2. 应身:是法相宗中十种佛身的一种,对应凡夫所见的化身。此处喻指画作逼真。 3. 无得:无法得到,形容罗汉形象十分逼真,让人难以捉摸其精髓。 4. 渗漏:泄露,此处的意思是指画中罗汉的形象无法从视觉上判断出其内在精神。 5. 虚空:佛教术语,指无实物存在的空间,比喻画艺的高超。 6. 捏作:捏造,此处表示画师技艺高超,能把无形的精神世界通过画笔呈现出来。 7. 拈来:用手拾取,这里指将画作挂在空中。 8. 咄咄:状声词,用于模仿事物撞击的声音,此处可能暗示观者看到这幅画时发出的赞美之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赞诗是诗人用以赞美禅月大师的画技高超。首句“禅月罗汉应身,画出罗汉形像” 指出画作的主题和背景。接下来的两句 “丝毫无得渗漏,虚空捏作一团”则是高度评价了禅月大师的画艺,他将空无描绘得如同实体,表现出了卓越的技巧。最后两句 “拈来挂虚空中,咄咄咄咄咄咄”则进一步强调画的实质——即在虚空中创造出了实体,这种技艺让人感叹不已。全诗简练传神,表达出作者对画作的高度赞誉和对画家深厚敬意的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禅月大师画罗汉像赞,这是一首描绘罗汉画像的诗歌,由释如珙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唐代后期至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乱时期,但也是文化艺术发展的高峰期。 释如珙作为一位出家人,他在诗中的描绘表达了佛教信仰对人生的启迪和对世间苦难的理解。这个时期的艺术家们往往通过艺术作品来表达他们对社会、人生和自然的思考,这也是禅宗文化在这个时期得以繁荣的原因之一。 在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释如珙作为一位高僧,他的人生际遇也一定充满了艰辛。然而,他以一颗慈悲之心,将人生哲理和佛法教义融入到他的画作中,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