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

标题包含
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
风物蛮乡也足夸,枫亭丹荔幔亭茶。新潮拍岸添瓜蔓,小艇穿桥宿藕花。愧比逋仙亭畔鹤,枉谈壮叟井中蛙。琴尊待践西湖约,一棹临流刺浅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林则徐(1785年-1850年),字元抚,又字少穆,号石麟,谥文忠。福建省侯官县(今福州市)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军事家。 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家境并不富裕。自幼勤奋好...查看更多
marrybarry
去完善

译文
这个乡村的风景确实值得夸耀,枫叶和亭子映衬着红色的荔枝,还有幔亭茶可以品尝。新兴的潮流如同拍打岸边的海浪,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而小船在穿过小桥时,可以看到莲花在水面上悠然开放。惭愧的是,我无法像那位悠闲地在亭子里的仙人那样洒脱;而谈论一些肤浅的事情,又让我觉得自己像是井底之蛙。期待能有机会履行与你在西湖边共度的约定,我们可以一起划着船欣赏那美丽的湖景,一同度过美好的时光。
marrybarry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蛮乡:指偏远之地或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2. 枫亭:枫亭镇,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辖镇。 3. 丹荔:荔枝的一种,荔枝产于中国南方,而福建又是荔枝的主要产地之一。丹荔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 4. 幔亭:指有帷幕的亭子。 5. 新潮:新的潮流或风尚。 6. 拍岸:海浪拍打岸边。 7. 瓜蔓:瓜类植物的藤蔓。 8. 小艇:小型的船只。 9. 穿桥:穿过桥梁。 10. 藕花:荷花。 11. 逋仙:指北宋诗人林逋。他长期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上种梅养鹤,终生未娶,世称“梅妻鹤子”。 12. 亭畔鹤:比喻隐居山林、超脱尘世的隐士。 13. 壮叟:年老的男子。 14. 井中蛙:形容人的见识短浅。 15. 琴尊:弹琴敬酒。 16. 西湖约:与西湖有关的约定。 17. 一棹:一条船。 18. 临流:靠近水流的地方。 19. 刺浅沙:在浅沙上行驶。
marrybarry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岭南风情的诗篇,诗人在林则徐的笔下,富有特色的风景跃然纸上。首联以枫亭、丹荔、幔亭茶等意象展现边陲之地丰富的自然物产。颔联续写潮水拍打海岸,增添绿意盎然的氛围;而小艇穿梭在荷花间,形象生动。颈联表达诗人谦逊的态度,自嘲缺乏苏轼的才情,也只能聊些琐事罢了。尾联笔锋一转,表达了期待在杭州西湖共赴琴尊之会的约定,寓意诗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全诗韵律优美,情感跌宕,展现了诗人深刻的洞察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marrybarry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清朝道光年间,时值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这一时期,林则徐担任两广总督,负责对抗鸦片贸易和走私。他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度的责任感,坚决贯彻禁烟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这却引起了英国的强烈不满,最终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 在硝烟弥漫的战争背景下,林则徐写下了这首《和冯云伯登府志局即事原韵》。此时的林则徐身处困境,既要应对外敌入侵,又要处理内部矛盾。但他依然保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决心以一己之力捍卫国家的尊严和利益。这首诗正是他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抒发自己胸怀壮志、坚定信念的内心写照。
marrybarry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