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凤谣
我闻丹山之凤非有八翼四足兮,又何羽毛之称奇。
盖仁于不杀,义于知时。
既信厚于动止,而淳音其用希,是以众鸟乐而从之。
吾疾夫世之小人兮,曾不知仁义之所为。
帮卷耳蹙颈背而疾走兮,吾凤之师。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从听闻那来自丹山的凤凰并不具备八只翅膀和四条腿,又为何以它的羽毛为奇呢?这源于它具有仁慈不伤害他人的品质,以及懂得把握时机的智慧。它在行动中展现出深厚的信用和厚道,而且它那纯净的声音非常难得,因此众多鸟类都喜欢跟随着它。我对这个世界的那些小人们感到痛惜,他们竟然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仁义。而那些急急忙忙地追逐名利、卷起耳朵、缩起脖子、弯着背疾步快走的人,就应是我凤凰所尊敬的导师啊!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师:作为……的老师,这里是形容词,“以……为师”的意思。
2. 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象征吉祥。
3. 丹山:传说中的神山,位于神话中的南方朱雀七宿之中。
4. 八翼四足:并非指凤凰真的有八个翅膀和四个腿,而是形容凤凰形态的奇特。
5. 羽毛之称奇:羽毛也是指凤凰,说它的羽毛形状奇特。
6. 盖: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为”,表原因。
7. 仁于不杀:仁慈到了不伤害任何生物的程度。
8. 义于知时:明智到能抓住时机。
9. 信厚:诚信宽厚。
10. 动止:行动举止。
11. 淳音:纯正和谐的声音。
12. 用希:很少用到。
13. 从之:跟随它,指众鸟跟随凤凰。
14. 疾:厌恶,不满。
15. 世之小人:世间的小人。
16. 曾不知仁义之所为:竟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仁义。
17. 帮卷耳蹙颈背:形容小人卑躬屈膝、目光短浅的样子。
18. 疾走:快步走,这里表示急切地追随。
19. 吾凤之师:我要把凤凰当作榜样来学习。
去完善
赏析
《师凤谣》是一首充满哲理和道德教诲的诗歌。诗人以凤凰为象征,寓意贤能之士的品质与价值。诗中表达出凤凰虽有神异之德,但其本质却并非与其他鸟类有明显差异,关键在于懂得仁爱、恪守道义,以及行动谨慎,言语诚信。反观世人中的那些小人,他们却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仁义,只知盲目跟从众人,就像卷耳蹙颈背的禽鸟一样狼狈。通过鲜明的对比,诗人提醒人们要追求道德品质的提升,效仿凤凰的高贵品德。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师凤谣》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张咏所作。张咏生于公元940年,卒于公元1015年,生活在五代十国和北宋初期的动乱时期。他的主要人生际遇包括年轻时曾为乡村塾师,后入朝为官,历任多地知州、安抚使等职,为北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张咏所处的时代,正值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频仍,民生疾苦。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咏深感民间百姓的苦难,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现状,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因此,他在诗作中以凤凰为象征,表达了对贤能之士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