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朱承事题丹邱
白云城郭照通衢,未怕云烟属五湖。
万叠暮山屏自展,一江春水练初铺。
输他夫子供吟笔,没个闲人与画图。
子晋玉箫声已断,不知笙鹤更来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繁华的城市里,蓝天白云映衬着宽阔的道路,无须担心云雾遮挡了远方的景致。夕阳下的山脉如同展开的画屏,江水如一条长长的白练。那些诗人才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没有谁能与这美景相媲美。已经听不到王子晋吹奏的悠扬玉箫声,也不知道那仙人是否还会再来。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丹邱:古地名,位于浙江义乌市;
2. 左纬:南宋诗人;
3. 白云城郭:指丹邱附近的自然景观;
4. 通衢:四通八达的道路;
5. 五湖:太湖一带的风景;
6. 万叠暮山:形容山峰众多;
7. 屏自展:比喻山脉连绵不断;
8. 一江春水:形容清澈的河水;
9. 输他夫子:称赞朱承事的才华;
10. 吟笔:指写诗的才华;
11. 子晋玉箫:传说王子晋吹奏玉箫的声音动听;
12. 笙鹤:指仙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左纬的一首描绘山水风光的作品。首联中的"白云城郭照通衢,未怕云烟属五湖"展现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颔联中"万叠暮山屏自展,一江春水练初铺"则是进一步描写了景色的变化,以"万叠""一江"等词强调了大自然的广阔和丰富。
颈联则由写景转为对人文情怀的表达,"输他夫子供吟笔,没个闲人与画图"表达了对诗人和画家的赞美,认为他们的创作才能赋予这些景色生命力。尾联则提到了著名的仙人王子晋的故事,并以此结尾,暗示了诗人对仙境的美好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思考,使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对生活的无限热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次韵朱承事题丹邱》是南宋诗人左纬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光宗绍熙五年。在这个时期,国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民众疾苦重重,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
诗人左纬在这一年中,人生际遇十分坎坷。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利,多次参加科考却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在政治上无法施展才华。此外,他的家庭生活也充满艰辛,妻子病逝,子女年幼,生活重担压在他一个人的肩上。
在这首《次韵朱承事题丹邱》中,左纬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同时,他也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希望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人生的价值。这首诗歌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