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王生及第归潮阳

标题包含
送王生及第归潮阳
休嗟城邑住天荒,已是仙枝耀故乡。 从此方舆载人物,海边邹鲁是潮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要感叹城市荒凉不堪,因为这里的仙果早已照耀着这片土地。从此这里将人杰地灵,海滨的潮阳就如同孔孟之乡一样令人向往。
去完善
释义
"休嗟城邑住天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住在边远地区的人们的同情。其中,“休嗟”表示不要叹息;“城邑”指城市和乡村;“天荒”形容荒凉的地方。 "已是仙枝耀故乡":这句诗表明已经有人才从潮阳走出来,为这个地方增光添彩。其中,“仙枝”比喻优秀的人才;“故乡”指出生或长期居住的地方。 "从此方舆载人物":这句诗预示着潮阳地区将会有更多的人才涌现出来。其中,“方舆”指地理;“载人物”意为记录人才。 "海边邹鲁是潮阳":这句诗赞美潮阳地区虽然地处海滨,却有如儒家文化发源地的邹鲁一样富有文化底蕴。其中,“海边”指潮阳的地理位置;“邹鲁”指的是古代邹国和鲁国的所在地,这里比喻有丰富的文化和教育传统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陈尧佐在送友人王生科举及第回乡时所作。诗中,陈尧佐首先描绘了潮阳这个边陲小城的荒凉景象,以“休嗟”一词宽慰友人,提醒他们不要为此而叹息。接着,他以“已是仙枝耀故乡”来赞美王生及第的成就,意味着这位才子已经为家乡带来了荣誉和光辉。然后,他展望潮阳的未来,坚信在人才辈出的今天,这个海滨小城会像邹鲁之地那样成为文化的摇篮。整首诗充满了乐观、自豪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陈尧佐作为一个老师的期许和鼓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王生及第归潮阳》是北宋诗人陈尧佐于景德四年(1007年)所作的一首送别诗。陈尧佐,字希元,广东澄海人,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任地方官、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等职。他曾在北宋时期积极参与政治活动,推动改革和发展。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尧佐刚刚度过了一段曲折的人生历程。他曾遭遇官场风波,被贬谪至地方任职,度过了数年的艰辛岁月。然而,正是这段时光,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生疾苦,为日后成为一位贤能的政治家奠定了基础。 景德四年(1007年),正值北宋中期,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在这一时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士人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陈尧佐正是在这一时期鼓励学子参加科举,为国家选拔人才。 在这首诗中,陈尧佐表达了对于即将踏上归途的潮阳学子王生的殷切期望和美好祝愿。他希望王生能够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始终坚守自己的信仰,为国家建功立业,造福一方百姓。同时,他也传达了自己对家乡热土的热爱之情,以及对于教育振兴的重视。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