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一首
雨网蛛丝断,风枝鸟梦摇。
诗家零落景,采拾合如樵。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雨打散了蜘蛛网,寒风摇曳了树枝上的鸟巢。这是诗人眼中凋零的景象,就像砍柴的人捡拾枯枝一样,我们也要采集这些零散的诗句。
去完善
释义
1. 雨网蛛丝断:比喻天气恶劣,连蜘蛛的网都被风雨摧毁了。
2. 风枝鸟梦摇:形容风吹树枝的声音吵醒了鸟儿的梦境。
3. 诗家零落景:指诗人所描绘的零散景致。
4. 采拾合如樵:诗人通过采集、整理和编纂,把这些散落的景致组织起来,形成诗篇。"合如樵"中的"樵"是古代的一种职业,以砍柴为生,这里比喻诗人将这些素材整理成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雨中诗人采集诗歌素材的情景。首句“雨网蛛丝断”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秋雨的景象,意味着秋天的萧瑟和万物凋零。次句“风枝鸟梦摇”则通过风中树枝摇曳、鸟儿因梦境被打扰而啼鸣的生动场景,进一步渲染出秋天风雨交加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诗家零落景,采拾合如樵”则是表达诗人寄情于山水之间,从中寻找诗歌创作的灵感和素材。整首诗画面感强烈,富有诗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诗一首》是北宋时期著名文人陈尧佐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79年至1029年之间,即北宋初年至仁宗年间。
在这段时间里,陈尧佐经历了从科举及第、担任地方官员到步入朝堂的仕途生涯。他历任监察御史、知制诰、翰林学士等职位,致力于整顿吏治、减轻赋税、发展农业等事业。尽管他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饱受官场风波和派系斗争的困扰。这使得陈尧佐在诗歌中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黑暗的批判。
此外,这一时期正值北宋初期,国家在结束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后,开始走向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的道路。然而,由于皇权集中、官僚腐败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民间仍然存在着诸多苦难和不公。因此,陈尧佐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所处时代的担忧和对民生的关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