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林处士水亭

标题包含
林处士水亭
城外逋翁宅,开亭野水寒。 冷光浮荇叶,静影浸鱼竿。 吠犬时迎客,饥禽忽上阑。 疏篱僧舍近,嘉树鹤庭宽。 拂砌烟丝袅,侵窗笋戟攒。 小桥横落日,幽径转层峦。 好景吟何极,清欢尽亦难。 怜君留我意,重叠取琴弹。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郊外逸人住所,临水而建亭子。 清澈的河水泛着寒冷的涟漪,静静的鱼竿映在水中。 看家狗会时不时的叫几声迎接来客,而饥饿的鸟儿有时会飞上围栏。 稀疏的篱笆与僧舍相邻,庭院里的树木与仙鹤相映成趣。 石阶上的青烟袅袅升起,翠竹悄悄地穿过窗户。 夕阳下的小桥静静地横卧在水面上,幽深的小路环绕着山丘。 这美景实在难以用言语形容,这清朗欢愉的时刻也似乎无法持久。 在这美好的时光里,感激你的邀请,让我们一起弹奏一曲吧。
去完善
释义
1. 林处士:泛指隐士。 2. 陈尧佐:北宋官员、文人。 3. 逋翁:这里指的是宋朝隐士林逋。 4. 开亭野水寒:此句形容水亭环境的清雅和寒冷。 5. 冷光浮荇叶:荇,一种水生植物;这句描绘水面上的荇叶反射出寒冷的月光。 6. 静影浸鱼竿:这句描绘鱼竿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的倒影。 7. 吠犬时迎客:这句描述狗在听到陌生声音时叫着迎接来客的情景。 8. 饥禽忽上阑:饥禽,寻找食物的鸟类;阑,栅栏或围栏。这句是说饥肠辘辘的鸟儿突然飞上了围栏。 9. 疏篱僧舍近:疏篱,稀疏的竹篱;僧舍,僧人的住处。这句说僧舍离水亭很近。 10. 嘉树鹤庭宽:嘉树,美好的树木;鹤庭,白鹤的栖息地。这句表示白鹤在广阔的庭院中悠然自得。 11. 拂砌烟丝袅:拂砌,拂去台阶上的尘土;烟丝,烟雾状的东西;袅,缭绕上升。这句描绘烟丝缭绕在台阶上的景象。 12. 侵窗笋戟攒:侵窗,靠近窗户;笋戟,竹笋和芦苇;攒,簇拥。这句是描写窗外密集的竹笋和芦苇。 13. 小桥横落日:这句话描绘了夕阳西下时分,一座小桥横跨在水面上的景色。 14. 幽径转层峦:层峦,层叠的山峦;这句形容沿着曲折的小路穿越层层山峦的情景。 15. 好景吟何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喜爱之情,感叹即使一直吟咏也难以表达完全。 16. 清欢尽亦难:清欢,清简的欢乐;尽,结束;这句表示即使是短暂的欢愉也难以留住。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陈尧佐拜访林处士水亭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开篇便描绘了城外的景色,点明地点与主题。接下来以冷光、静影等词描绘水面之静谧,体现出诗人宁静致远的情怀。狗吠迎客、鸟飞竹篱,看似简单的生活画面却充满了诗意和温馨,同时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则用"怜君留我意,重叠取琴弹" 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感动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林处士水亭》是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陈尧佐创作的一首描绘林处士水亭风光的诗歌。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89年,正值宋朝初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的时期。 陈尧佐在这个时期官至户部侍郎,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政治立场坚定,对国家治理颇有见地。然而,官场上的争权夺利和尔虞我诈让他深感疲惫,于是他选择在闲暇之余寄情山水,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这段时间里,他与林处士成为了挚友,时常一起游历山水,欣赏自然美景,抒发胸中逸气。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陈尧佐深入了解了民间百姓的疾苦,对当时的社会矛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反映社会现实,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他在这首诗中通过对林处士水亭的描绘,展示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