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潮阳作

标题包含
潮阳作
静院莺啼竹,幽阑蝶在花。 登临转惆怅,斜日两三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寂静院落里,黄莺在翠竹中鸣唱;幽深走廊旁,蝴蝶翩翩起舞于花朵间。登上高处,心中却生出一丝惆怅;夕阳西下,眺望远处只有零星的两三户人家。
去完善
释义
1. 潮阳:地名,位于广东省南部沿海的潮汕地区,今为潮州市,是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2. 静院:宁静的院落。 3. 莺啼:指黄莺鸟的叫声。 4. 竹:竹子,一种常见的植物,象征着高洁的品质。 5. 幽阑:指清幽的花栏。 6. 蝶在花:指蝴蝶在花朵上飞舞。 7. 登临:登山临水,这里指登上潮阳的山岭。 8. 惆怅:指因离别的忧伤而产生的情绪。 9. 斜日:指夕阳。 10. 两三家:指山岭上的几户人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作者心境的诗。诗的开头“静院莺啼竹,幽阑蝶在花”,形象地描绘了静谧的院落中,黄莺在翠竹间欢快地啼鸣,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的生动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紧接着“登临转惆怅,斜日两三家”,诗人抒发自己登上高处、极目远眺时的心情。从欢快明亮的景色转向一种略带忧伤的情感。夕阳西下,映照在两三家房舍之上,这种画面透露出的是淡淡的孤独与忧愁,也是诗人面对美丽风景时的沉思和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潮阳作》是宋代诗人陈尧佐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宋真宗时期(997-1022年),当时陈尧佐任潮阳知县。在这首诗歌中,陈尧佐描述了他在潮阳任职期间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自己官职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在陈尧佐任职潮阳知县的这段时间里,他面临了许多挑战。首先,潮阳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民生问题严重。其次,当时的政治环境复杂,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激烈,地方官员的压力很大。然而,陈尧佐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他积极履行自己的职责,努力改善当地民众的生活条件。 在这一时期,宋代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宋真宗统治期间,虽然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此外,由于科举制度的改革,士人阶层的地位逐渐上升,使得文人士大夫对国家和民间事务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陈尧佐作为一名官员,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问题,并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总的来说,《潮阳作》这首诗反映了陈尧佐在潮阳任职期间的人生态度和政治理想。尽管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职责,关心民众的生活,体现了宋代官员应有的担当精神。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