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朝元阁
朝元高阁迥,秋毫无隠情。
浮云忽以蔽,不见渔阳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站在高高的朝元阁上,可以一览无余地看到四周的风景,秋天的景色更是一览无余。忽然之间,浮云遮住了视线,再也看不到渔阳城的景象了。
去完善
释义
1. 朝元:指朝元阁,位于中国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
2. 秋毫:秋天的鸟兽新毛,形容细微之物。
3. 浮云:比喻阴暗险恶的小人。
4. 忽以:忽然。
5. 渔阳:古邑名,位于中国北京市密云区城关镇西南。这里代指北方之地。
去完善
赏析
《题朝元阁》是宋朝诗人陈尧佐的作品,诗人在朝元阁上眺望远方,感受秋天的气息。这首诗通过描绘朝元阁的高耸和远方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深沉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首句“朝元高阁迥”,强调了朝元阁的雄伟和高峻,暗示了诗人所处的高度。紧接着的“秋毫无隠情”则传达了秋天到来时的景象:一切都被秋意染得透明,大自然毫无保留地展现它的真实面貌。“浮云忽以蔽”是诗人对天气变化的真实捕捉,瞬间的浮云遮住了视线,使得原本清晰可见的渔阳城关隐没在了云雾之中。这一变化展示了大自然的无常和不可捉摸,留给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整首诗以咏物抒怀的形式呈现了诗人内心的深沉感慨,同时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朝元阁》是北宋诗人陈尧佐在元丰二年(1079年)游览朝元阁后创作的。此时,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发展迅速。
在创作这首诗时,陈尧佐已经步入中年,他的一生充满了曲折和坎坷。他曾担任地方官,治理过许多州县,成绩斐然;也曾因遭人陷害而蒙冤入狱,备受磨难。正是这些丰富的人生经历,使他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在这首诗中,陈尧佐以朝元阁为背景,表达了他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后,对人生、对信仰的深沉思考。他借古讽今,通过对朝元阁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对百姓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