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摩诘四时山水图
欲知摩诘诗中画,桃红柳绿皆摹写。
更含宿雨带春烟,一叚风光生笔下。
欲观摩诘画中诗,小幅短短作四时。
山平水远含变态,是中有句无人知。
此公盘礴万物表,胸中炯炯秋空晓。
戯磨淡墨污绢素,世上丹青擅场少。
何人乞与辋川图,装成小轴四时俱。
壁间仍题六字句,人言双绝古今无。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想要理解王维诗歌中的画意,红艳的桃花与新绿的柳树都被细致描绘。
更多的,还有带着夜雨的春烟,一片春光在笔尖流动。
想要欣赏王维画作中的诗意,小幅的画就能描绘四季。
山水之间蕴含着无尽的变换,这其中深含的诗句却鲜有人知晓。
这位诗人磅礴于万物之上,心中如秋日晴空般明亮。
他淡淡地磨研着笔墨,用这些纯净的色彩绘出一幅幅画卷,世间能与之相比的画家实在很少。
不知道是谁得到了那幅《辋川图》,装裱成小轴挂于墙上,四时景色尽在其中。
而壁上还题写着诗句,人们都说这诗画双绝从古至今无人能及。
去完善
释义
1. 摩诘:指唐朝诗人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2.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
3. 桃红柳绿:桃花和柳树的艳丽色彩,代指春天美景。
4. 宿雨:隔夜的雨。
5. 春烟:春天的雾气。
6. 一段:一段风光,指一种景色。
7. 小幅:小幅画,指尺寸较小的画作。
8. 盘礴:指绘画时画家全身心投入的状态。
9. 炯炯:明亮的样子。
10. 戏磨:玩弄墨水,形容画家轻松地创作。
11. 淡墨:指绘画时使用的清淡墨色。
12. 污绢素:弄脏了画布,表示画家在作画过程中挥洒自如。
13. 丹青:指绘画艺术。
14. 擅场:擅长,技艺高超。
15. 乞与:给予,赠送。
16. 辋川图:王维的一幅著名山水画作品,描绘了辋川一带的自然风光。
17. 小轴:小尺寸的画卷。
18. 六字句:指诗句字数为六的字句。
19. 人言双绝:人们都说这幅画和王维的诗是双绝,即诗和画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去完善
赏析
《王摩诘四时山水图》是一首描绘诗人王维画作的诗。诗人通过对王维山水画作品的赞美,展现了他对艺术美的独特理解和领悟。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画面:
首先,诗人以“桃红柳绿皆摹写”描绘了王维画作中的色彩之美,表现了春天的生机盎然。接着,诗人又以“更含宿雨带春烟”展现了雨中春烟的朦胧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此外,诗人还描述了“山平水远含变态”的画面,展示出王维画作中对山水景色的精妙刻画。
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强调了王维画作中的诗性内涵。他写道:“欲观摩诘画中诗,小幅短短作四时。”这表明,虽然王维的画作看起来简单,但却蕴含了四季的变化和生活的哲理。同时,诗人还提到:“山平水远含变态,是中有句无人知。”这意味着,王维的画作中蕴含着深邃的诗句,但往往被世人忽略。
接下来,诗人赞美了王维作为艺术家的高超技艺。他以“此公盘礴万物表,胸中炯炯秋空晓”来形容王维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品质。同时,诗人还指出:“世上丹青擅场少。”这表明,在当时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具备深厚艺术造诣的画家并不多。
最后,诗人表达了人们对于王维画作的热爱和珍视。他指出:“何人乞与辋川图,装成小轴四时俱。”这说明,许多人都渴望收藏到王维的画作,将其挂在家中欣赏。而这首诗也将成为后人理解王维作品的重要参考。总之,《王摩诘四时山水图》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优美的画卷,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到王维画作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王摩诘四时山水图》是宋代诗人谢薖的一首题画诗,以描绘王维的画作为主题,表达了对四季景色的赞美和对王维艺术成就的敬仰。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南宋初期,即公元11世纪末至12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王安石变法,但由于保守势力的抵制和改革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而谢薖则是一个坚定的儒家学者,他主张中庸之道,对王安石的激进改革持保留态度。这个时期的文人墨客们多关注社会现实,强调个人修养和人格独立。因此,在《王摩诘四时山水图》这首诗中,谢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们的精神风貌和审美情趣。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