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方广道中半岭少憩

标题包含
方广道中半岭少憩
半岭篮舆小驻肩,眼中已觉渺云烟。 山头更尽无穷境,非是人间别有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张栻(1133年-1203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湖湘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张栻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张浚...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半山腰的小憩让人倍感轻松,眼前的景象犹如仙境般缥缈。登上山顶后,发现这里仿佛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让人忘记了自己仍在人间。
去完善
释义
1. 方广道中:指在去往方广寺的道路上。 2. 半岭:山腰处。 3. 篮舆:古代用竹子编成的轻便轿子,这里代指乘着竹轿的旅人。 4. 小驻:稍微停下脚步。 5. 渺烟云:云雾弥漫的景象。 6. 无尽:没有穷尽的意思。 7. 非是人间别有天:形容山中景色美丽,仿佛不是人间所能拥有的仙境。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方广道中半岭少憩》诗中,诗人张栻以旅途中的场景作为描绘对象,表达了他在登山过程中所见的美好景象和心中感受。首句“半岭篮舆小驻肩”写的是在半山腰处休息的场景,这里的“篮舆”是指古代用竹子编成的轻便椅子,可以让人坐着在上面移动。第二句“眼中已觉渺云烟”描述了休息时看到的景色,虽然视野还不是很开阔,但已经能看到飘渺的云烟,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第三句“山头更尽无穷境”暗示着继续攀登到山顶后,将会看到更加美妙的景色。最后一句“非是人间别有天”则是对这种美轮美奂的景色的赞美,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美好的风景,也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方广道中半岭少憩》是南宋诗人张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时期,公元1147年至1153年之间。在这段时间里,张栻正担任着湖南路安抚使兼提举常平茶盐公事等要职。他主张抗金,保卫边疆,力图恢复中原。 在这个时期,南宋王朝内部政治斗争激烈,对外在军事上又面临金兵的侵略。张栻身处其中,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困境和百姓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文中也时常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兴亡的关切。 因此,在这首《方广道中半岭少憩》中,张栻通过描绘自己途中所见之景,表达了内心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在诗中,他以“山深无客到”来寓意当时的国家处境孤独;以“一径野花开”暗喻民间仍然存在着生机和希望;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自己的壮志未酬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