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标题包含
江客因贫识荻芽,一清鏖退杂鱼虾。 烧来味挟蚝边雨,掘得身离雁外沙。 春馔且供行釜菜,秋粧莫管钓舡花。 食根思到萧骚叶,痛感边声咽戍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江南游客因为贫困而品尝荻芽,江面清澈时驱逐其他鱼虾。 烧制的味道夹杂海边的雨滴,挖出来的身体远离陆地外的沙滩。 春天的菜肴暂时供给出行的釜底之菜,秋天的装扮不管渔船上的花朵。 食用植物根茎时思考枯黄的叶子,悲伤地感受到边疆传来的悲伤音乐。
去完善
释义
1. 江客:指居住在江河沿岸的人。 2. 荻芽:荻的嫩芽,可以食用的一种水生植物。 3. 一清:一种清理杂质的方法。这里用来形容江客通过识别荻芽来清除其他鱼虾。 4. 鏖退:击败、驱逐。 5. 烧来味:燃烧荻芽产生的味道。 6. 挟蚝边雨:蚝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这里的“边雨”可能指代潮湿的环境,也有可能是指烹饪荻芽时所用的雨水。 7. 掘得身:挖掘荻芽的过程。 8. 春馔:春季的食物。 9. 行釜菜:行走的锅中的食物。这里可能是在说江客沿途采集食材的场景。 10. 秋粧:秋季的妆容。 11. 莫管:不管,不关心。 12. 钓舡花:钓鱼船上的花朵。这里可能是说秋天的景色。 13. 食根:吃植物根茎的意思。 14. 萧骚叶:指荻的叶子。 15. 边声:边境的声音,这里可能是指边防军吹奏的号角。 16. 咽戍笳:指防军的号角声音低沉。
去完善
赏析
《芦》这首诗通过描绘芦花的形象和特性,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战争的忧虑。诗中,“江客因贫识荻芽”一句表现了诗人的贫困生活,以及他对自然界的了解和热爱。接下来的诗句则描述了芦花在江边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如“烧来味挟蚝边雨”描绘了芦花在燃烧时产生的香气,与蚝边的雨水相互融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味道。而“掘得身离雁外沙”则表达了芦花在冬季被风吹离雁外的沙洲,展现了其坚韧的生命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表达了芦花在春季可以作为食物供应,秋季可以用来装扮渔船,表明芦花在生活中有多种用途。然而,在最后两句“食根思到萧骚叶,痛感边声咽戍笳”中,诗人又转向了对战争的忧虑,他想到吃芦根的人可能会感受到边疆的战争气氛,听到士兵们吹奏的凄厉的戍笳声。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贫困之中,但心中仍然牵挂着国家的安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芦花雪一江,无地可安邦。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亭台今夜月,草树昔年霜。白发忧时客,新诗忆故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