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冬日赏菊次前韵)
霜风初过,正仙吏微吟,诗喉清咽。静对南山真赏处,秋后一亭花月。翠簇香裀,光摇金胜,玉女肌凝雪。花有黄白相间。寒城无伴,烂然还自奇绝。
况有凫_朋来,拚金钱都罄,晚酣留客。应笑陶潜孤负了,多少傲霜余色。鲸饮方豪,龙吟未已,更著雕胡设。清欢无限,醉归犹记前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微风拂面,仿佛是神仙们在低声吟唱,声音悦耳如同天籁之音。静静地欣赏着南边的美丽景色,秋天的亭子里鲜花和月光交相辉映。绿色的鲜花繁茂地簇拥在一起,金光闪烁,如同仙女的皮肤一样洁白如玉。菊花有的黄色,有的白色,它们独自生长在寒冷的城池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幸运的是,有朋友来做客,我们尽情地畅饮,不留余地。我们应该嘲笑陶渊明辜负了这菊花的美,它们的傲骨和鲜艳的颜色,丝毫不输于风霜。我们就像鲸鱼一样豪爽地喝酒,像巨龙一样发出深沉的吟唱,还要再吃一顿美味的食物。欢乐无边,即使喝得大醉归来,也能记住彼此曾经的谈笑风生。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念奴娇:词牌名,源自唐天宝年间乐伎念奴之曲。
2. 仙吏:原指朝廷官员,这里借指菊花的形象。
3. 微吟:轻声低唱,形容仔细品味。
4. 南山:指南山的菊花,即杭州南屏山,此处以南山借指菊花。
5. 金胜:古代皇帝生日时赐给臣民的金银纸箔,用于装饰菊花,以示尊敬。
6. 翠簇香裀:形容菊花盛开时的情景。
7. 光摇金胜,玉女肌凝雪:描绘菊花的美丽与高雅。
8. 黄白相间:指黄色的菊花和白色的菊花相间种植。
9. 寒城无伴:描述菊花的孤独。
10. 烂然:明亮灿烂的样子。
11. 自奇绝:自己独特而奇妙。
12. 凫鹥:水鸟名,比喻友情深厚的朋友。
13. 拚金钱都罄:形容尽情招待朋友,花费所有钱财。
14. 陶潜:东晋诗人陶渊明,爱菊之人。
15. 傲霜余色:形容菊花的顽强生命力。
16. 鲸饮:饮酒量大。
17. 龙吟:声音激昂高亢。
18. 雕胡:指茭白,这里用来比喻朋友的情谊。
19. 清欢:清净快乐的时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念奴娇·冬日赏菊次前韵》描写了作者在冬日里观赏菊花的情景。首句“霜风初过”描绘了寒风刚过的景象,为下文赏花营造了一个宁静而寒冷的氛围。接下来,作者以“仙吏微吟,诗喉清咽”来形容自己在欣赏菊花时的愉悦心情,将自己和陶渊明相比,表现出对菊花和陶渊明的深深敬仰。
下阙中,作者邀请朋友共同欣赏菊花,共享酒宴,体现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同时,通过对比陶潜,表现出菊花虽然傲霜独立,却仍有无尽的韵味等待发掘,暗示了自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美的独特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念奴娇(冬日赏菊次前韵)》是南宋词人姚述尧创作的一首咏物抒怀的词。该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可以锁定在南宋末年,此时正是金戈铁马、烽火连天的战争时期,对于姚述尧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时的姚述尧正处于人生的低谷,他经历了家乡的战乱离散,人生失意。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却能够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冬日里傲霜斗寒的菊花之美,体现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精神和乐观态度。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背景也颇为复杂。蒙古帝国南侵,多次攻破南宋防线,使得南宋朝廷陷入一片恐慌。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忧虑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前程。姚述尧的这首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他以菊花自喻,既表达了对困境中的坚韧意志,又流露出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