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吟诗·来贤
杖桂松花酒一瓢,手挼柏子杂香烧。
山空露冷吟招隐,掉首诸贤不受招。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手中拿着桂花松花酿的酒,手里揉着柏子香燃烧。
在山间空旷的地方感受露水的寒冷,吟唱着隐逸之词。回首看那些贤达之人,他们并不接受这种召唤。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杖桂:指拿着拐杖行走在山间。
2. 松花酒:一种用松花粉酿制的酒。
3. 柏子:柏树的果实,常用于制作香料。
4. 山空露冷:形容山中空旷,露水寒冷。
5. 吟招隐:吟咏表达隐逸之志的诗歌。
6. 掉首:转头,表示拒绝。
7. 诸贤:这里指古代的贤达之人。
8. 不受招:不接受邀请或召唤。
去完善
赏析
《九吟诗·来贤》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在山间独居的情景。开篇两句“杖桂松花酒一瓢,手挼柏子杂香烧”,以山中松花的香气为背景,表现主人公独居山间的生活状态。主人公手持桂枝,斟酌一壶美酒,揉捻着柏子,散发出馥郁的香气。这两句诗将山林寂静的氛围渲染得淋漓尽致,也为下文的主人公抒发豪情壮志做了铺垫。
第三句“山空露冷吟招隐”,写主人公在空旷的山谷中,迎着露珠的寒冷,抒发自己的隐逸之志。这一句将场景从宁静的山林过渡到豪迈的情感抒发,使诗意更加丰富。
最后一句“掉首诸贤不受招”,表达出主人公傲然独立的形象。他虽然身处山野,却胸怀壮志,不屑于与世俗同流合污。这一句诗不仅揭示了主人公的人格魅力,也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隐逸之士在山间生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独立自强的精神境界。同时,诗人通过对主人公的刻画,表达了对现实社会中虚伪、腐朽现象的不满和批判。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九吟诗·来贤》是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吴昌裔所创作的诗歌。这首诗作于公元1264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
在这个时期,吴昌裔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他曾是南宋的官员,但因为对当时政治腐朽的不满而辞官回乡,在故乡湖南长沙度过了数年的隐居生活。这段时间里,他结交了众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同探讨学问、游历山川,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与此同时,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金国、蒙古等外部势力对南宋构成严重威胁。吴昌裔作为一个关心国家命运的知识分子,无法置身事外,时常关注时事、忧心忡忡。这也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反映出南宋末期民众的生活状况和社会矛盾。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