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更加期待江南地区还能享受半个月的春光。
去完善
释义
朔漠:北方的沙漠地带,这里泛指北方寒冷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图景。上片通过“两两归鸿”和“依依还似北归人”的描写,将观者引入到一个充满生机与动感的画面之中,大雁北归的形象既是对画中景象的再现,也是对自然界季节变换的真实写照。下片则由实转虚,诗人凭借丰富的想象力,联想到北方的严寒尚未消退,而江南却已迎来了春天的消息。整首诗通过对归雁、风雪以及春光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厚感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北宋元丰八年(1085年),苏轼正经历着人生的一段特殊时期。此时他已结束黄州贬谪生活,奉诏赴汝州就任。途经金陵时,为惠崇禅师的《春江晚景》画作题诗。诗人自身如离群孤雁般漂泊多年,正似这北归的大雁,怀着对北方风雪的深刻记忆,也带着对未来江南春色的期待。诗中寄托了他对人生境遇的独特感悟,以及对美好春光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