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风露晚珊珊。
洛下湘中接佩环。
急把一杯相劳苦,云端。
只恐冰肌亦自寒。
二客共阑干。
潋潋鲸波吸未干。
待得月华移十丈,乘欢。
更上层楼极处看。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晚风露水轻轻地落下。
洛阳与湘水间传来玉佩声。
急忙端起一杯酒慰问辛苦,仿佛在云端。
只怕美人肌肤也会感到寒冷。
两位宾客倚着栏杆。
鲸鱼游过波光粼粼的水面尚未散去。
待到月亮升起高悬天空,一起享受欢乐时光。
再登上高楼的最高处俯瞰世界。
去完善
释义
1. 洛下:即洛阳,古都之一,位于今河南省西部。
2. 湘中:湖南中部地区。
3. 佩环:古代妇女佩戴的玉饰,借指女子。
4. 鲸波:比喻巨大的波浪。
5. 月华:月光。
6. 层楼:高楼。
去完善
赏析
赵彦端的这首《南乡子》表达了一种清丽、梦幻般的意境。首句“风露晚珊珊”,以风声、露珠构成一幅傍晚的图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微带凉意的氛围。接下来“洛下湘中接佩环”一句,诗人将读者带入到了洛水和湘江这两个美丽的山水景色之中,通过佩环这个细节描绘出人物的清雅气质。
接着,词人以想象之笔,描绘了两位友人相聚饮酒的场景:“急把一杯相劳苦,云端。”仿佛在云端之上,诗人们相谈甚欢,享受这份静谧和恬淡的时光。这种超脱尘世的描写,传达出诗人们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
下阕,诗人继续用诗意的手法描绘出酒宴上的热闹情景:“二客共阑干,潋潋鲸波吸未干。”两位客人一起倚靠栏杆,饮着醇美的美酒,仿佛鲸波之水也无法使他们满足。然而,诗人并没有让这种欢快场景持续太久,他又笔锋一转,提到担忧:“只恐冰肌亦自寒。”诗人担心那位如冰玉般美丽的女子可能也感受到寒冷。这里的“冰肌”显然是对女性美的一种赞美,同时也将她放在了一个与世俗相对立的位置,强化了她超凡脱俗的形象。
紧接着,诗人写道:“待得月华移十丈,乘欢。”期待月光流动,他们将在月光下更加欢乐。最后一句“更上层楼极处看”则显示出他们的豪情壮志,希望站在更高的地方去欣赏这美好的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南乡子》是南宋词人赵彦端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2世纪初的南宋时期。
赵彦端在南宋时期曾任户部侍郎、枢密院编修官等职,后因与权臣秦桧不合而被贬谪。在这段时间里,他饱尝了宦海浮沉和人世沧桑,这也成为他创作《南乡子》的重要背景。
当时,南宋正处于金兵入侵的危难之际,国家局势紧张,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赵彦端作为一名文人士大夫,对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生活疾苦深感忧虑。然而,南宋统治者却偏安一隅,不思进取,使国家陷入了更加严重的危机。在这种背景下,赵彦端创作了这首《南乡子》,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