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岁寒堂下两株梅。
商量先后开。
春前日绕一千回。
花来春未来。
冰可断,玉堪裁。
寒空无暖埃。
为君翻动腊前醅。
酒醒香满怀。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岁寒堂下有两株梅花树。它们在商量着谁先开花。春天来临之前,我每天都围着它们走一千里。花儿开了,春天却还没来。冰雪可以融化,美玉可以被雕刻。寒冷的天空中没有温暖的尘埃。为你倒出冬天酿的酒。醒来时,满是花香和微醺。
去完善
释义
1. 岁寒堂:泛指冬季耐寒的花木生长的庭院。出自《论语·子罕篇》“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 商量:本意为商讨事情,此处指梅花在冬末春初之际竞相开放,仿佛有商量的意味。
3. 日绕一千回:形容作者对梅花的关爱与欣赏。日绕即天天环绕。
4. 腊前醅:腊八节前的酒。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梅花盛开的词。诗人以岁寒堂下的两株梅为主题,描写了它们商量着先后开放的过程。在春天的脚步来临之前,梅花已经盛开,仿佛是在迎接春天的到来。词人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其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春天的期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阮郎归》是南宋词人赵彦端的一首描绘离别之情的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60年左右,即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赵彦端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词人,他的诗词作品在当时颇受欢迎。然而,他的人生际遇却颇为坎坷。在政治斗争中,他曾因为党争而被罢黜,这使他不得不离开官场,开始了流寓生涯。这种人生经历使他对离愁别绪有着深刻的体会,也为他的词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此外,这个时期的南宋正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金兵南下,国家危机四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文人墨客们纷纷通过诗词来表达他们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赵彦端也不例外,他在《阮郎归》中通过对离别之情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眷恋,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代变革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