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记河梁折柳。
问画堂乐事,燕鸿难偶。
十年谩回首。
但亭亭紫盖,差差南斗。
传闻小有。
种桃花、亲烦素手。
怪归来、道骨仙风缥缈,迥然非旧。
清昼。
江南如画,紫菊冬前,翠橙霜后。
扁舟渡口。
佳客至,奉名酒。
唤青鸾起舞,云窗月槛,一曲山明水秀。
笑相看、玉海别来,浅如故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记述当年河桥折柳送别。
追忆昔日欢笑,却与燕地鸿雁失之交臂。
时光匆匆流逝,已恍若隔世。
独立江边,仿佛看到北斗七星缓缓移动。
河中小岛,亦有传说流传。
那紫盖山侧的小岛上,有她亲手种植的桃花。
可惜重回故地,曾经的道骨仙风已然不在。
天朗气清之日,美景如画。
菊花开于冬季,翠橙熟透于霜后。
行船渡口岸边,有佳客来访,共享美酒。
莺歌燕舞,装点云窗月槛。
回忆如玉带溪流般悠扬。
仍记得,离别后的日子虽浅淡,但依然深厚。
去完善
释义
1. 河梁:古代位于河流附近的桥梁,这里指代送别之地。
2. 折柳:古人有在送别时折柳枝相赠的习俗,以示惜别之情。
3. 画堂:华丽的殿堂或房屋。
4. 燕鸿:燕子和大雁,这里比喻离别与相聚。
5. 十年:表示很长时间。
6. 亭亭紫盖:紫盖山,位于湖南岳阳,这里借指远离故乡的地方。
7. 南斗:指天空中的北斗七星之一,这里用来形容远离家乡的地方。
8. 小有:指道教传说中的小有洞天,这里指仙境般的美好环境。
9. 素手:指女子的手,这里指作者的妻子。
10. 道骨仙风:形容道士或神仙的风采,这里指作者归来的样子。
11. 迥然非旧:完全不同于过去的自己。
12. 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
13. 紫菊冬前:指冬天来临之前盛开的紫色菊花。
14. 翠橙霜后:指霜降后成熟的绿色橙子。
15. 扁舟:小船。
16. 渡口:船只停靠的地方。
17. 奉名酒:恭敬地献上美酒。
18. 青鸾: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鸟,这里指舞女。
19. 云窗月槛:形容窗户明亮,月色美好的景象。
20. 山明水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21. 玉海:这里指作者的朋友。
22. 浅如故否:指友情依然如初吗?
去完善
赏析
赵彦端的《瑞鹤仙》描绘出一幅令人神往的江南水乡美景画卷,语言清新优美,富有诗意。诗人通过对河梁折柳、画堂乐事等生活场景的描绘,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状态,表达出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整首词节奏轻快,韵律和谐,给人以愉悦之感。在诗人眼中,江南水乡的美景仿佛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水墨画,既有紫菊冬前之艳,又有翠橙霜后之丽。这种生动的描绘让人仿佛置身于这美丽的风景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此外,诗人在词中还提到了“种桃花、亲烦素手”这一细节,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诗人以“笑相看、玉海别来,浅如故否”收尾,意味深长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瑞鹤仙》是南宋词人赵彦端所作。词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95年前后,正值南宋时期。这个时期,宋金关系紧张,战乱不断,民生疾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赵彦端作为文人,深感国家命运之沉重。他曾担任礼部侍郎、翰林学士等职,对朝廷之事尤为关注。然而,面对现实的困境,他深感无力回天,于是将忧国忧民之情寄托在诗词之中。
赵彦端的诗词风格清丽婉约,善于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在这首《瑞鹤仙》中,他以鹤为象征,表达了向往自由、超脱尘俗的意境。同时,通过描述鹤舞九天、翱翔天际的景象,隐喻了文人墨客在现实压迫下寻求精神慰藉的渴望。
去完善